约6200字。
探本溯源,授人以渔——《杜甫诗三首》课堂实录
(一)
古诗教学既是高中语教学的重点之一,同时也是难点之一。根据以往的经验知道,学生到高三时在古诗阅读方面存在三个问题:记忆不牢固或不会背诵或默写出错;不会鉴赏不懂诗歌鉴赏术语;读不懂或理解不透。
鉴于以上原因《杜甫诗三首》我准备这样设计,第一课时学生自主读诗、背诗、默写诗;第二课时重点讲授《登上关于杜甫人生经历与《秋兴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相关资料,并写作《秋兴其一》与《咏怀古迹其三》的鉴赏小文章,如果时间不够留作作业。
至于教学方法的使用,我准备使用讲授法。对于讲授法,我是这样认为的,新课程改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但并不排斥教师必要的讲授,对于一些学生不熟悉的知识,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解是完全应该的。这样的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认识能力。“百家讲坛”的所有内容都是利用讲授法进行的,不也同样掀起了重读《三国演义》、《红楼梦》、《论语》的风潮吗?所以说讲授法本身必没有错,错用错在怎样使用讲授这一方法。更何况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唐诗(诗歌)这一艺术形式的无穷魅力,完全靠学生的主自合作探究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教师通过自己的理解将体会传达给学生,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诗歌的艺术魅力,进而激发学生对诗鉴赏的兴趣,讲授法是完全可以实现此任务的。
(二)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杜甫诗三首》,本节课的任务:第一、借助课下注释与工具书自主读诗背诗;第二、根据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这三首诗,如果能写成散文诗更好。
任务宣布完毕学生开始学习,二十分钟过后同学们或继续小声背诗或开始译诗。快下课时有一半的同学基本上将前两首翻译完毕,部分学生翻译完了第一首。我和同学们说,马上就要下课了,请大家课后把翻译完成把这三首诗都背会,明天检查。
(三)
走进教室,在同学们将课前的“一三四”课前积累工程完成后,我向同学们交待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第一、检查默写背诵,第二、本节课将是同学们上高一以来第三次听到基本上是我的一言堂。第一次是语文学习方法讲解,第二次是感受语文魅力,我希望通过这节课大家能够真正体会到诗歌的艺术魅力。
师:请萨、成、刘同学到黑板上分别默写《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其他同学在纸上默写这三首诗。
萨上讲台后,站在那儿没有动笔,然后小声地对我说:“老师,我不会。”我微笑着问:“早晨吃早点了吗?”萨不解地看着我说:“吃了。”“吃什么了?”“吃米饭。”“吃了多少?”“两碗。”我手在他的头上抚摸了一下,然后轻轻地一按,他顺势将头低了下来。我又笑问萨:“你知道这教什么吗?”“谢罪,为那两碗饭谢罪,今天的早点白吃了。明天必须将诗默写会,不然的话我会让你尝尝我的降龙十八掌是什么滋味。”同学们大笑。然后我又找卢在黑板接着写。这时成与刘同学已经写完,卢写出了六句,有两句没写出来。下面的大部分同学已经写完。于是我说:“写完的同学对照一下课文看看自己写的有没有错字,错了更正过来。”两分钟过后,我说:“同学们请看黑板,假设每首诗满分十分,我会给成十分,刘八分,卢六分,为什么吗?因为成的字迹工整,刘的就像蝌蚪文,实在难以辨认。所以刘从今天给你一项任务,那就是在两个月内将你写的字写的规范一点,弄清每个字是上下结构,还是左右结构,不要左右上下不分。卢给六分的原因,有两句没写出来,即使写出来我也只能给其八分,因为卢与刘是同病相恋,字的要求也和刘一样,同时卢明天一定要将这首诗默写会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