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240字。包含说课稿。

  《故乡》教学设计
  课题:《故乡》
  教学目的:
  1.抓住小说中重点人物的的变化,分析其原因;
  2.了解对比的写法及作用;
  3.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分析理解部分重点语句的涵义;
  4.理解作者思想感情,探讨文章主题。
  教学重点:
  1. 把握“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形象所代表的意义及作品中作用。
  2. 了解对比的写法及作用。
  3. 理解文章主题。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关于“希望”的涵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提问法。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概括内容要点;理解作者情感。
  教学步骤:
  (3分钟)一.设置悬念,问题导入
  昨天已经让你们预习了《故乡》这篇课文,都预习了吗?(很好;没有预习的同学也不要着急,接下来的我们会有时间让你们来于都课文的)那么,我想问一下预习了的同学们,阔别故乡二十余年,重履故乡应该是满怀欣喜与激动的,为什么作者的故乡之行,让他感到“悲哀”呢?是不是有些不符合常规呢?大家想想看(同学疑惑状,思考交流)好啦,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鲁迅的《故乡》,看看他为什么重回故乡却感到“悲哀”。(板书标题,作者)
  (2分钟)二.介绍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鲁迅,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故乡》选自他的小说集《呐喊》。
   小说写于1921年1月,描写的是,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农村状况与农民的处境。
  (12分钟)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读一读,想一想(3分钟)
  1. 勾画生僻字
  2. 给课文标写节号
  3. 小说写了几个人?主要人物有哪些?
  4. 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情感,并试着用一个字概括故乡给“我”的印象。
  (2)
  1.PPT展示生僻字,正音正字。(2分钟) 弶阴晦(huì)瓦楞(léng)胯(kuà)下獾(huān)秕(bǐ)谷鹁鸪(bó)(gū)髀(bì)嗤(chī)笑絮絮(xù)瑟(sè)索蜷(quán)缩寒噤(jìn)折(shé)本惘(wǎng)然恣睢(zì)(suī)潺潺(chán)黛(dài)色愕(è)然五行(xíng)颧(quán)骨伶(líng)仃
     2.提问2-3个学生第三个问题。(3分钟)
     3.提问2个学生第四个问题(引导“变”字)(2分钟)
  过渡:故乡给“我”的印象是“变”,那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引导,人物、环境、“我”的心情)此由便可以知道了作者为何重回故乡感到“悲哀”的原因了。(2分钟)
  (20分钟)四.划分层次,概括要点
 分组讨论,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预计小组讨论10分钟,然后小组推举一个代表发言。(四个小组8分钟)老师做小结(2分钟)
  回故乡(1-5自然段)回乡时间,回乡原因,所见景象及心情
  在故乡(6-77自然段)到家那天,过了三四天,又过了九天
  离故乡(78到最后)船上的谈话,“我”的感受
 (3分钟)五. 拓展知识
  (1) 本单元为小说单元,该课为本单元第一课,有必要介绍小说这种文体的相关常识,为学习后面几篇课文打基础。
  (以PPT的形式进行练习)
  1. 小说分类?按照篇幅长短分为长篇,中篇,短篇
  2. 小说三要素是什么?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3.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哪些?人物塑造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
  4. 小说的情节发展有哪几部分?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
  5.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机动]介绍鲁迅的相关文集(3分钟)主要作品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