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60字。
蛇
叶在华
教学目的:
德育 了解爱情诗的思想内容,领会真挚美好的情感
智育 蛇这一意象的特点,代表什么
美育 品味诗歌的感情表达,培养诗歌解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意象表达丰富情感的方式
教学难点 意象的探究
教学关键 情感价值
教学方法 朗读 分析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冯至(1905—1993)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翻译家,1927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昨日之歌》,在诗歌界反响甚大,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二、学生朗读
思考:1、诗人用了哪些词语来形容蛇?蛇这一主体意象有什么特点?诗人对蛇这一意象是什么态度?
“寂寞”一个人一旦陷入痛苦寂寞的境地,常表现为无言的沉默。
“静静地没有言语”,既是蛇的特点(形体修长而冰凉无言)
“蛇”的“相思”(乡思为相思谐音),取“蛇”栖息草丛的生活习惯,说它想念的草原,就是姑娘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取“蛇”轻轻行走和只能以口衔物的特点,
我国传统的欣赏习惯,一般对蛇总是怀着厌恶、恐怖的心理。而冯至笔下这“蛇”的形象,却使人感到亲切、可爱。
三、蛇的意象的探讨
思考:2诗人借助“蛇”这个意象,抒发了怎样的感受和渴望?
这首爱情诗围绕“蛇”这一冰冷的、使人悚惧的中心意象展开。诗中借“蛇”这一象征意象的游走、乡思、归来,抒发了抒情主人公“我”对“姑娘”怀有热烈的单恋情思。
由于诗人在自然界中找到了可以充分暗示自己心灵世界的恰切的喻物,这里的“蛇”是诗人采用“远取譬”的手法为单恋的寂寞寻找到的“客观对应物”,诗中的“蛇”实际上就是“爱”的同义语。这“蛇”并非“蛇”,而是诗人“寂寞”情绪或心境的一种比喻或象征,确切地说,是一种青春期特有的“剪不断、理还乱”,难以言表的单恋单相思。
可以想见,在“蛇”这一冰冷寂寞的对象物上,沉淀、蕴涵、寄托了当时才二十出头的年轻的诗人何等深挚浓烈、难以排遣的思恋之情。
因此,“蛇”这一形象喻体不仅被诗人赋予美好的感情,而且它始终成为诗人进行艺术构思和想象的触发物。诗人的感觉和想象是美好的,这条长蛇作为诗人寂寞心绪的外现,成了通人情、有灵性,让人信赖和喜爱的传递爱情信息的“忠诚的伴侣”,使这首诗具有一种内向的、沉思型的美。
在“蛇”这一冰冷寂寞的对象物上,沉淀、蕴含、寄托了当时才二十出头的年轻的诗人何等深挚浓烈、难以排遣的思恋之情。
这条长蛇作为诗人寂寞心绪的外现,成了通人情、有灵性,让人信赖和喜爱传递爱情信息的“忠诚的伴侣”。
四、分析结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