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920字。

  《拟行路难》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学会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
  能力目标:
  1、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2、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1、交流有关“人生之路”的感想,谈一谈自己对“人生之路”的理解和感受。
  人生之路难行,无才难行,有才亦难行。
  2、提出课题,坦陈本诗难学,但必须知难而上。
  本诗是一首成人诗,同学们可能难以感受。
  3、提出问题:试结合之前一定量的诗歌学习,归纳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
  明确:1、读懂大意;2、知人论世;3、领悟情感;4、赏析技巧
  一、读懂大意
  要求:明确体裁、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1、读懂大意之体裁:联想比较学过的诗歌体裁和乐府古诗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歌咏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本文是第四首。
  2、读懂大意之读音、节奏;
  3、同位合作,根据大意试背诵
  二、知人论诗
  1、联想比较,就全诗或自己感受最深的某句诗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并通过朗读体现自己的理解。
  2、示范诵读,引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①交流有关鲍照的生平经历和写诗的背景
  鲍照(?~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山东东海(治所在今郯城);一说山西上党(可能是指东海鲍氏的祖籍)。他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鲍照20多岁时,为了谋求官职,去谒见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言志,获得赏识,被任为国侍郎。刘义庆在这一年任江州刺史,他也在同年秋到江州赴职。元嘉二十一年(444),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一个时期始兴王刘□的侍郎,在刘□和太子刘劭一起谋杀宋文帝之前,他已离去。宋孝武帝刘骏起兵平定刘劭之乱后,他又出任过中书舍人、秣陵令等小官。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做了临海王刘子顼的幕僚,次年,子顼任荆州刺史,他随同前往江陵,任刑狱参军等职。孝武帝死后,明帝刘□杀前废帝子业自立,子顼响应了晋安王子勋反对刘□的斗争。子勋战败,子顼被赐死,鲍照亦为乱兵所害。
  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