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14张。有教案,约1780个字。

  《化石吟》教案(1课时)
  庐丰民族中学曾传康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并体味本诗的节奏、韵律美。(教学重点)
  2、调动联想想象,理解诗歌的内容。(教学难点)
  3、培养爱科学爱文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辅助】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预习题。
  1、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查字典,给它们注音、解释,并学会运用。
  (1)奇幻:出人意料的,充满变幻的。
  (2)远古:遥远的古代。
  (3)进化: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变化。
  (4)造物主:基督教徒认为上帝创造万物,因此称上帝为“造物主”。
  (5)骸骨(hái):尸骨。
  (6)乌有:虚幻,不存在。
  (7)潜行(qián):在水面以下行动。
  (8)裹藏:缠绕着藏起来。
  (9)太古:远古的时代。
  (10)引颈长吼:伸直脖子大声吼叫。
  (11)葱茏:(草木)青翠茂盛。
  (12)幽雅:幽静而雅致。
  (13)海枯石烂: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
  (14)日转星移;形容发生极大的变化。
  (15)叹服:称赞而且佩服。
  2、朗读课文,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
  讲述: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许多物种相继灭绝,但它们的生命信息被化石保存了下来。科学家研究这些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在课本这首诗中,诗人以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
  《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科学诗是以诗的形式写科学内容,全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吟”是古诗中的一种体式,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上比较自由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三、听读诗歌,感知内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思考题:
  (1)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与人类伟大的赞美之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