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第六课 《黄河颂》
(建议安排2课时)
[学法导引]
《黄河颂》既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也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全诗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了黄河壮阔的气势和伟大的精神,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了我们伟大民族,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战,为祖国母亲作出巨大的贡献。歌词中“啊,黄河!”反复出现,将诗歌的主体分成黄河养育着中华儿女,黄河保卫着中华儿女,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儿女再创辉煌等三个层次。全诗从壮阔的气势,悠久的历史,险峻的地势等不同的角度赞颂黄河,环环相扣,将内容引向深入。
学习这首诗首先要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联系所学过的知识,了解黄河的特点,体会黄河的象征意义,领悟诗中精练含蓄的语言和丰富的形象;其次要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最后要找出诗中关于黄河的有关比喻,并分析其含义,进而了解全诗的主旨。此外,还要学会用比喻的修辞造句。
[典题例析]
例题:品读下面诗句,联系自己的知识积累,领会下列诗句的深刻含义。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1.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2.诗中说“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根据你所了解和掌握的知识,请列举出发生在黄河身边的英雄故事。至少举两例。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两节诗的主要内容。
解析:第1题考对诗歌语言特色的理解。作者把黄河比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在中国历史上的巨大作用。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黄河还养育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中华民族在黄河的滋养下兴旺、发达。第2题考学生知识积累。第3题考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这两节诗的内容可概括为:歌颂黄河悠久的历史和伟大的精神。
参考答案: (略)
[课时训练]
训练一
一.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气魄(  )  澎湃(    )  滋长(  )  屏障(    )  宛转(  )
哺育(   )  狂lán(  )   山diān(  )  气pò(    )  摇lán(  )
二.写出有关黄河的诗句。
1.黄河之水天上来,               。
2.               ,万里写入胸怀间。
3.                ,一片孤城万仞山。
4.白日依山尽,             。欲穷千里目,               。
5.大漠孤烟直,                。
三.填空。
1.组诗《黄河大合唱》的作者是      ,原名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由     谱曲。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     、     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2.诗人从自然特征、         、          等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河的      的思想感情。
四. 答。
1.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2.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训练二
(一)
阅读下面诗句,回答文后问题。
   我站在高山之巅,        在你的身边扮演!
   望黄河滚滚,          啊!黄河!
   奔向东南。           你是伟大坚强,
   惊涛澎湃,           像一个巨人
   掀起万丈狂澜;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浊流宛转,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结成九曲连环;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从昆仑山下           啊!黄河!
   奔向黄海之边;         你一泻万丈,
   把中原大地           浩浩荡荡.
   劈成南北两面。         向南北两岸
啊!黄河!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从你这儿发源;         发扬滋长!
   多少英雄的故事,
 1.诗中加点的“望”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