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720个字。
7、《最后一课》导学案
设计:老骥伏枥
【学习目标】
1、感知文意,理清脉络并积累字词。
2、掌握小说的基本常识,了解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
3、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感情,品味小说语言。
4、树立热爱汉语、学好汉语的意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
1、感知文意,理清脉络并积累字词。
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感情,品味小说语言。
【学习难点】
韩麦尔先生关于法语的见解和结尾动作描写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自主预习案】
1.查字典给下列字注音:
踱 () 胳膊 ( ) 郝叟()
捂 () 懊悔() 惩罚()
赚钱() 钥匙() 祈祷()
哽 () 督学() 膝头()
2.解释词语:
宛转:
诧异:
祈祷:
3.本文作者,著名小说家。他一生共写了12部长篇小说,一部剧本和4部短篇小说集。他的短篇小说有不少是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法国普通人民对侵略者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精神,谴责了资产阶级当局开门揖盗,致使法军节节败退,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罪恶。《最后一课》就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4.小说的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适当的环境描写。
5.这篇小说的主要写的事是:,主要人物是:,表达了法国人民的情感。
6.本文的线索是:。
【课内探究案】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今天,我们将学习法国作家都德的爱国主义名篇《最后一课》。在这篇文章里,通过一堂课,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爱国主义。当国土遭到践踏,尊严遭受凌辱,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淘气的孩子,一个执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师,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
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见上文)
二、学案引导,自主探究,指向目标
1.速读课文,感知内容
①圈点批注出生字词。
②小说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按上学路上、上课、散学的顺序来安排情节,根据故事情节课文可划分成哪几部分?
三、聚集主题,合作探究,初达目标
2.跳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①圈划出第一部分中描写小弗郎士的有关语句,并思考这些语句能表现出小弗郎士是个怎样的孩子?
②最后一课和平日上课的情景有怎样的不同?(从气氛、学生、老师、后排板凳几方面去分析)
②想一想小弗郎士在上课前后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找出文中具体语句加以揣摩)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