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880个字。

  26.《猫》导学案
  设计:老骥伏枥
  【学习目标】
  1、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
  2、理解细节描写对刻画形象的作用,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哲理。
  【学习重点】
  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
  【学习难点】
  理解细节描写对刻画形象的作用,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哲理
  【自主预习案】
  1、初读课文,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
  诅骂()怅然()怂恿()()蜷伏()一缕()
  2、下列词语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怂恿:鼓动别人去做。B、预警:预备警察。
  C、蜷伏:弯着身体卧倒。D、怅然:不愉快的样子。
  3、本文选自(),作者(),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学者、
  4、快速阅读,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全文可以分为部分,找出每部分的起止段落,并写出段落大意。
  【课内探究案】
  一、 创设情境,激情投入。
  课前30秒视频(漂亮、可爱的猫)欣赏,触发学生爱的情感。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从郑振铎的小说《猫》中,来聆听一段生动感人的养猫的故事,来体验一种发人深省的养猫的快乐与伤悲——
  养猫诚然有乐,可是悲从何来呢?
  二、理解感知。
  1学生朗读,标记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的语句,理解作品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来历   
  外形   
  性情   
  地位 

  结局 

  2学生按句式说话:“读  ,我看到了一只      猫。”
  3扣“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归纳,引导学生探讨作品结构:设疑、讨论——删去写前两只猫的文字可以吗?
  4小结、板块过渡:
  文章用朴实无华的言辞将三次养猫的故事娓娓道来,几只各不相同而活现的猫跃然纸上。“文学作品的创作往往就是思想感情的宣泻”,本文在朴实的笔墨和平静的叙事中其实潜藏着一条深沉而真挚的感情之流。
  三、品味
  1学生朗读,标记抒情议论的语句,体会“我”的感情。
  2学生按句式说话:“读      ,我体味到      。”
  师范例:读“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我体味到“我”的愉悦之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