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540个字。

  15.《枣儿》导学案
  设计:老骥伏枥
  学习目标:
  1、了解剧本的基本内容,指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分析戏剧的方法。
  2、品味剧本的主题,感悟人生中体验成长带来的思考。
  3、体会并同情老人与孩子孤独寂寞的无奈。
  学习重点:
  1、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
  2、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
  教学难点:
  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
  自主预习案:
  1、为下列加黑的字注音。
  竹匾(biǎn) 掸去(dǎn) 囫囵(hú  lún) 咀嚼(jiáo)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津津有味:形容特别有滋味
  踌躇:犹豫不决
  蹑手蹑脚: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很轻。
  3、词语积累。 
  喃喃自语  蹑手蹑脚  蓦然  踌躇  雕塑
  4、本文的作者是孙鸿,体裁是戏剧。
  课内探究案:
  一、理解探究我能行
  1、老人为什么留着这些“枣儿”?
  老人留着这些枣为了给自己的儿子吃。
  2、孩子为什么怀揣这一个“枣儿”?
  孩子怀揣枣是为了给自己的爸爸吃。
  3、.再读舞台提示从人物的动作神态中你看到老人和孩子怎样的性格特点?
  老人:善良和蔼饱经沧桑、孤单无助
  孩子:天真可爱又可怜
  4、“枣儿”除了指真实的“枣儿”,还有其它含义吗?
  在剧中,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但更主要的是传统生活的象征,是精神家园的象征。
  二、合作释疑我展示
  1、老人有几次回忆起儿子枣儿小时候的事?他对男孩又是什么态度?他的这些回忆和态度反映出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老人有三次回忆起儿子枣儿小时候的事。老人对男孩始终是十分疼爱的。老人的回忆,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想念,反映了他对儿子的至爱亲情。他对男孩的态度,表现了一种不是祖孙而如同祖孙般的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也折射了他对儿子的亲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