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520个字。

  学科 语文 课型 新授课 年级 八年级
  课题 永久的悔 班次 
  教学媒体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生字、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准确认读课文中疑难字词,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2、学习掌握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所含的复杂感情。
  过程方法    抓住叙事散文的特点,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并注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探寻尽孝的意义,懂得尽孝。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使其懂得审视自己的行为,珍惜亲情,探寻与父母、长辈相处的最佳方式。
  教学重点 1、准确认读课文中疑难字词,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2、学习掌握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所含的复杂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掌握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所含的复杂感情。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来朗诵唐代诗人孟郊的一首《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母子情深的由衷赞美。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也反映母子情深的散文《永久的悔》。
  二、 走进作者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山东清平人。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印度及中亚古代语文。精通12国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位从事吐火罗语研究的学者之一。著有《天竺新影》、《朗润集》、《留德十年》、《牛棚杂忆》等。
  三、 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本文题为"永久的悔",它的作者是当代语言学家季羡林老师,写这篇文章时季老师已年近九十,却还在对一件往事耿耿于怀,可见这件事在他的内心深处有着怎样的地位。那么,让这为九十多岁的老人难忘,始终无法释怀的到底是一件什么样的事呢?
  (一)、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生字
  迎样盈眶简陋俯拾皆是唾手可得模糊懵懵懂懂寄人篱下耕耘孤苦伶仃轮廓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读呢?
  【痛苦、悔恨。】
  2、课文开头说到“我‘永久的悔’”,结尾又说“这是我‘永久的悔’”作者“永久的悔”什么?为什么悔?悔的表现是什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