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8490个字。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同步导学演练
  山东省汶上县次丘镇第一中学赵洪军邮编:272504  手机:13406260263
  一曲韵律悠远的生命咏叹调
  ——《谈生命》同步导学演练
  【走进文本•基础阅读】
  一、导航•课前激趣
  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朴素而美丽。生命,犹如一只万花筒,它的形态和色彩变幻多端,面对这一瑰丽的世界,作为生命高级形式的“人”,我们必然会有说不尽、道不完的“生命话题”,观不尽、赏不完的“生命花朵”,弹不尽、唱不完的“生命曲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一曲韵律悠远的生命咏叹调吧。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的主要作品有:小说散文合集《超人》、《往事》;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小桔灯》、《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等。
  二、感知•文本主旨
  本文用充满哲理的语言,对生命过程进行了形象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生命需要流动和生长,我们要享受快乐,但不回避生活中的痛苦和艰难。我们要感谢生命,不仅感谢快乐,也要感谢痛苦。我们要尊重生命,就得探寻生命“生长”的闪光点,向生命的顽强不屈敬礼。我们要珍惜生命,就得向生命的高贵顶礼膜拜,为生命全过程的每一刻喝彩。
  三、积累•学有所得
  1.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挟(jiā)卷喧(xuān)闹覆(fù)压绯(fēi)红
  B.怡(yí)悦丛莽(mǎng) 枭(xiāo)鸟芳馨(xīng)
  C.朔(shuò)风荫(yìn)蔽云翳(yì) 巉(chán)岩
  D.惊骇(hài)  清吟(yíng)  休憩(qì)  卑(bēi)微
  2.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一泄千里 呻吟 消融 如盖浓阴
  B.悬岩峭壁 洪涛 奔腾   幽花芳草
  C.心平气和 羞怯 浑浊 庄严灿烂
  D.叶落归根   屏息   飘翔   穿枝拂叶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快乐虽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B.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
  C.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流……
  D.他遇着骄傲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
  4.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把生命比做一江春水,描绘出奔流入海的壮观画面,豪放中又不失浪漫。
  B.生命的历程应当有欢乐和痛苦,这样才能使人走向成熟。
  C.作品结尾暗示人们,生活中有很多不幸和痛苦,它为编织美丽的人生创设了机遇。
  D.我们个人的生命是渺小卑微的,因而也是痛苦和美丽的。
  5.“风暴使树木深深扎根”这句话不仅说明了一种自然现象,更蕴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请根据下面的要求答题。
  (1)请说出这句话中蕴含的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举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证明这个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精读•学有所思
  阅读全文。完成语段后问题。
  6.“生命是什么”与“生命像什么”只有一字之差,作者为什么对前者“不敢说”而对后者“能说”呢?请根据文意或语境写出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分别说明以下三句话在文中的意思。
  (1)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
  (2)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
  (3)愿你生命中有足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用充满哲理性的语言,对生命过程进行了形象的描述,抒发了一位世纪老人对生命的独特感悟和绝唱。
  它倒下了
  ——《那树》同步导学演练
  【走进文本•基础阅读】
  一、导航•课前激趣
  每当我们看到参天的大树被砍伐,成群的野羊被追杀,大批的鸟儿被迫迁移……我们是否想到生活在自然界里的任何生物都有情感,他们也有痛苦,也有感情,也有生存的权利,但是人们往往在发展自己的文明的时候忽略了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使自然成为发展的牺牲品。即使是一颗老树也难逃人类的伤害。你是否听到有隐约的呻吟,是那树……(用情景创设一种氛围,引导学生进入情景,在解说的同时播放有关影音片断)
  二、感知•文本主旨
  为什么作者要关心一棵树的命运呢?因为关心树木就是关心地球,地球是我们的家,关心地球就是关心我们自己。为了人类的幸福希望人类能关心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积累•学有所得
  1.读准下面加横线的字的读音。
  泥泞()倒坍()世袭()饥蝗()默契()刽子手()
  屹立()佝偻()荫庇()嚼碎()紊乱()
  2.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先用横线标出,再将其改正。
  销声匿迹锐不可挡脍炙人口枉费心机
  揠旗息鼓正仁君子直截了当穿流不息
  3.文学常识填空。
  《那树》体裁是  ,作者是   ,他是   (籍贯)当代作家。
  4.根据下面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拟写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12个字)
  据台湾媒体报道,宋楚瑜率领亲民党大陆访问团于13日下午3时40分许返抵台北。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桃园机场发表讲话表示,亲民党带着两岸同胞共同追求和平的愿望回到台湾。宋楚瑜说,这次访问期间看到大陆的很多变化,也看到大陆乡亲和我们一样,都愿意追求和平。
  四、精读•学有所思
  5.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