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我若为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2.理解作者对国民王权意识、奴才性格的深刻认识和无情批判。
  能力目标
  1.学习作者以调侃的文笔借戏说的形式表现自己思想的写法。
  2.品味文中含意丰富的语句,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
  3.体会杂文鲜明的思想性、文学性。
  德育目标
  学习作者敢于直面现实,痛斥国民奴性,改进世界,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诙谐调侃的语调中所包含的深刻思想。

  ●教学难点
  1.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意。
  2.体味杂文的思想性、文学性。

  ●教学方法
  1.讨论点拨法。教读本文,应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点拨的方式,引导学生真正理解文章,品读文章。
  2.品读鉴赏法。体味杂文的思想性、文学性。

  ●教具准备
  多媒体、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理清思路,整体把握文意;合作研讨,深层探究,理解作者的思想;揣摩语言,感受文章的思想性、文学性;体验与反思,联系现实,深化对文章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古代封建君王享有至上的权力。请同学们大胆设想,假如你是君王,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学生交流)今天我们学习聂绀弩先生的《我若为王》,看看作者大胆的假设中包含着什么样的思想和认识呢?

  二、作者及文体简介
  多媒体显示:
  聂绀弩(1903~1986),现代作家。他有多方面的写作才能,作品有小说、寓言、诗歌、剧本、散文等多种形式,杂文集有《关于知识分子》《血书》等多种。
  杂文,散文的一种。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变化的文艺性论文。以短小、活泼、锋利、隽永的特点,既有政论的性质,又有文艺的特点。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有关社会生活、文化动态、政治事变的杂感、杂谈、随笔都可归入这一类。《拿来主义》是一篇有关文化动态的一篇杂感。《我若为王》就是一篇有关思想动态的杂谈。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教师提醒学生积累以下词语:
  指摘:挑出错误,加以批评。
  谄媚:用卑贱的态度向人讨好。
  悲戚:悲痛哀伤。
  畏葸(xǐ):畏惧。
  2.学生大声读课文,初步交流阅读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甲:本文的想象新奇大胆,文思飞扬。
  学生乙:“平易的语言、深刻的思想”是我对文章的第一感受。
  学生丙:我只想说一句: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学生丁:本文思想深刻,但又有文学情趣。
  ……

  四、整体把握文意,深层探究,理解作者的观点
  1.学生默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理清行文思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