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外国学校 蒋兴超
中考专项练习——对对子
金题精讲
对对子(对联)
考题分析:
(考题1)(2004年福州市中考题)请根据课外阅读的外国名著,补全下面的名人对联。
上联:搏命运风浪奏出一支支悲壮的乐曲(贝多芬)
下联:炼钢铁意志 (奥斯特洛夫斯基)
该题是考查名著常识的了解掌握和对对子能力的题。做这类题要充分运用“对偶”知识,注意句诗的对仗、工整,同时还要能够合理正确地运用平时所积累的文化常识。上联的后半部分为“奏出/一支支/悲壮的乐曲”,很显然,“奏出”可与“写下”等相对,“一支支”可与“一页页”、“一篇篇”等相对,“悲壮的乐曲”可与“辉煌的诗篇”等相对。在“相对”的基础上揣摩一下句子的含义,就可以写出来了。示例:写下一页页辉煌的篇音。做这类题的关键要把握好两点:一是在位置相同的地方字数、词性相同,二是上下联之间意思对仗工整。
(考题2)(2004年重庆市中考题)
下列各项中,能与“四面湖山归眼底”构成对偶的一项是
A、万紫千红总是春
B、万家忧乐到心头
C、千锤万凿出深山
D、万户争传新乐府
本题是以选择判断的形式来考查对对子的能力。整体难度不大,要求和考题1基本相同,判断的主要标准还是位置相同的地方词性、词语的结构是否相同,还有上下联的意思是否通顺流畅。“归”是动词,很容易从四个选项中找出,位置相同的地方只有“到”和“出”是动词,其他两项都不是。所以较为容易地排除了A、D两项。“四面湖山”是偏重结构的词语,“四面”是修饰“湖山”,再看位置相同的“万家忧乐”和“千锤万凿”,前者也是偏重的结构,“万家”修辞“忧乐”的,而“千锤”和“万凿”是属于并列的关系。所以该题很容易选出正确的答案是B项。
(考题3)(2004年南京市中考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古都南京,历史名城。南朝旧事、明代遗韵、民国风雨、都在这座古城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浸染出浓浓的意蕴。玄武湖舒展,鸡鸣寺空灵,秦淮河的桨声灯影,夫子庙的热闹繁华,无不让人流连忘返。不少地名还可组成比较工整又非常有趣的对子。例如:
石头城 对 燕子矾 朝天宫 对 阅江楼 凤凰台 对 麒麟门
请从“无想寺””状元楼”“白马湖”三个地名中,选出最恰当的分别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乌龙潭 对
莫愁湖 对
总统府 对
该题将南京的文化风景和对对子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题型还是属于选择性的判即上下联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当;平仄相异,能够做到声调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