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160个字。
写作《猜猜他(她)是谁——抓特征、写人物》教学实录
锦州七中 杨静华
【备课前的思考】
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着大多数语文教师的难题。如何巧妙地让学生接受并理解抽象的写作理论,是作文课上每位教师都无法回避的,处理不好这个问题,作文课必然会上得枯燥无味,学生提不起写作兴趣,创造力势必受到抑制。而这次全市的课改研讨观摩课,我偏偏选择了“抓特征,写人物”这堂作文课,其实也恰恰想对自己教学能力做一次挑战,我坚信,自己一贯坚持的“因材施教”和“寓教于乐”,无论何时都适用。确定好教学内容后,我便先静下心来研究我的学生,作为普通中学的七年级学生,实事求是地讲,他们的语文素质并不优秀,大多数孩子遣词造句尚存在很大问题,但是同所有的少年一样,有两样东西他们是不缺乏的,那就是对未知的、新鲜事物的渴望和好奇及孩子所特有的善于观察的眼睛。针对我的学生们的特点,我决定用教育理论中具体直观性和抽象的理论概括相结合的原则,摒弃写作理论的灌输做法,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用直观化的教学手法来让学生领悟写作奥秘,即创造合适的,有直观感受的写作情景和氛围,在生活化的教学进程中,极大地提高学生写作热情,激发他们的写作冲动,从而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领会写作理论,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抓特征,写人物”这堂作文片断写作课主要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掌握用生动、细致的描写来抓人物特征,描摹人物形象的方法,养成观察的好习惯。为避免学生对抽象的写法指导和枯燥的理论产生反感和排斥,我巧妙地把教学目标和一个个写作要领化为人物模仿秀,根据文字猜人物,画寻人启示和通缉令的图像,比比谁最美,写人物竞赛,猜眼神等游戏方式,让直观性原则贯穿整个语文课堂,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究写作奥秘。
【案例描述】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师生很荣幸能到实验中学来展示我们的语文课堂,老师一直相信你们是最棒的,一定能把我们普通中学学生良好的素质展现在各位听课老师面前,比如在刚才上楼时,老师并没有强调纪律,只说了一句,要大家的动作像一种动物是——”。
生齐答:“像猫!”
师:“像猫应该怎么样呢?”
生(七嘴八舌地):“动作要快,要轻……”
师:“老师看大家刚才做得非常好,这初步证明了你们的观察力是多么敏锐,善于捕捉一种事物与众不同的信息。所以老师对上好这堂课充满了信心!你们呢?”
生(情绪高涨):“我们也是!”
这段导语的设计看似不经心,实际目的有二:一是巧妙带领学生进入作文目标情境;二是给学生以积极的鼓励,让他们消除紧张情绪,调动学习主动性。
二、猜猜他(她)是谁。(作文课目标,即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师:“在结束的小说单元学习中,我们结识了许多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像李京京、诸葛亮……让我们领略了文学作品中人物描写的栩栩如生。同学们想不想也检测一下自己刻画人物形象的能力?”
生(响亮、充满渴望地):“想!”
师:“你们看过《欢乐总动员》节目吗?”
生:“当然看过!”
师:“里面有个‘名人模仿秀’栏目,我看了深受启发,咱们也来做个‘模仿秀’游戏好不好?”
生(兴奋地):“好啊!”
师:“那我们就来模仿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人。看谁能抓住他的典型动作、典型语言,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