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900字。

  窦娥冤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
  必修二 第三单元
  第9课  窦娥冤(节选)
  【学习目标】
  1.了解关汉卿及其作品;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以及有关知识。
  2.赏析窦娥性格的典型意义,正确认识窦娥的反抗精神。
  3.理解本剧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预 习 案
  【使用说明 学法指导】
  1.借助预习案对相关的文学常识有一个了解,通过了解本剧的写作背景对本诗的思想感情有一个初步的把握。2.通过“整体感知”扫清对文本的理解障碍,并对本剧有一个整体认识。3.通过参考课下注释,完成“预习自测”扫清文字障碍。4.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填到后面“我的疑问”处以便向老师请教或扎起学习小组内讨论解决。5.限时15分钟,高质量完成。
  Ⅰ.教材助读
  一、走进作者
  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的也是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元杂剧的奠基人,被誉为“  梨园领袖  ”、“  杂剧班头 ”,195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他精通音律,会吟诗,会吹箫、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具有多种多样的才艺。当时由于元朝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关汉卿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他不愿做官而进入社会底层。他一生主要从事戏剧活动,不仅写剧本,而且登台演唱,借助元杂剧艺术来揭露现实黑暗,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关汉卿比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早三个多世纪,共创作杂剧六十多种,现仅存十八种;所作套曲十余套,小令五十余首。流传较广的有《窦娥冤》 《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鲁斋郎》等。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关汉卿剧作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他同情弱小,憎恶强权。在他笔下,被压迫的人民总是那样勇敢、正直而又充满着智慧;而上层统治阶级总是如此卑劣、低下和贪婪。他的剧作既深刻地反映了现实,又放射着理想的光辉,深受人民喜爱。关汉卿剧作之所以有生命力,还在于它的巨大的艺术魅力。他善于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刻画出人物深邃复杂的内心世界。他的戏剧语言不事雕琢镂饰,呈其朴实自然的本色,又有艺术韵味,也被历代评论家称为本色派之首。
  二、了解背景
  元代社会初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多数文人同广大人民一样都受到残酷的迫害,因此,他们与人民关系密切。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关汉卿,同情百姓的悲惨命运,不畏权势,敢于斗争。《窦娥冤》便反映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它揭露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
  三、文学和文化常识
  1.元曲的分类。
  “元曲”,一般包括 杂剧 和散曲。杂剧 是元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标志。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是独立的只曲,相当于一首单调的词,主要是从民间的小曲和词调变化来的。如我们熟悉的马致远的《越调•天净沙•秋思》。套数是由两支以上同宫调的曲子联缀而成的组曲,各套曲子的联缀多有一定的顺序,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