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课时,约5800个字。
9 故乡
鲁迅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小说人物描写的方法;
2.学习小说采用对比表现主题的方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
2.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
加强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多元化链接,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学习重点:“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
学习难点:“我”离开故乡时的心情与感受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掌握课文中作注的疑难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
3.理清小说线索,能概述故事情节。
一、复习导入
我们在前几册课本中已经学过了不少小说,如《最后一课》、《社戏》等,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1、一篇小说必须具备哪三个要素?其中的主要要素是什么?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塑造人物形象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因此,人物是三要素中的主要要素。
2、常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
肖像、心理、行动、语言描写,以及正面、侧面描写。
3、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它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还有序幕、尾声。
4、环境:A社会环境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B自然环境用以烘托气主氛、表现人物感情等。
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选自《呐喊》的短篇小说--《故乡》(板书),以前还学过他的哪篇小说?
二、检查预习
1、简介作者
2、写作背景
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从此,中国人民陷入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的痛苦深渊当时,在帝国主义扶持下,军阀连年混战,横征暴敛,致使广大农村日益凋敝,广大农民日趋破产1919年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满清王朝,但中国人民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社会中中国人民被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着1919年12月,鲁迅回故乡接母亲到北京居住,目睹故乡的衰败景象和农民的贫困生活,十分悲痛,一年后,便以这次回乡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学习内容。
3、检查词语预习
阴晦(huì)瓦楞(léng)胯(kuà)下獾(huān)秕(bǐ)谷鹁鸪(bō)(gū)
髀(bì)嗤(chī)笑絮絮(xù)瑟(sè)索蜷(quán)缩寒噤(jìn)
折(shé)本惘(wǎng)然恣睢(zì)(suī)潺潺(chán)黛(dài)色
愕(è)然五行(xíng)
4、概述故事情节
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既力求完整,又要简明扼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