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200字。
《蜀相》《书愤》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多诵读,多推敲,理解诗中的言外之意
2、了解常见的艺术手法并运用其解读古代诗歌、体味意境
3、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4、运用【板】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对《书愤》和《蜀相》两首作品进行比较
教学重点:
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2、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 反复吟诵; 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点拨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蜀相》
一、指名朗读,教者指导
有哪位同学可以结合写作背景,概括出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整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抒发的是感伤、叹惋的心情,这也正是全诗的基调
诵读指导: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感伤的、叹惋的,那我们在诵读时该怎样来表现呢?
明确: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
生读,教师读
二、分析诗歌
(一)分析颈联、尾联,具体把握感情和诵读
1、诗歌中最能表现出诗人感伤、叹惋感情的是哪些诗句?是前半首还是后半首?
明确: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这两句诗中写了诸葛亮的哪些事?
明确:三顾茅庐,定天下计,联吴抗曹,西取四川,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平定叛乱,六出祈山,九伐中原,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
3、该怎样来理解两句诗中包含的思想情感呢?(诗句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
明确: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
点拨:“天下计”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的宏伟业绩,“老臣心”写出了诸葛亮的忠心报国
4、诸葛亮虽然雄才大略,功业昭著,最终却没有完成自己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之叹惋了至此诗人水到渠成的写下了下面的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中的思想情感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
点拨:这句诗描述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这是他一生中最为感人之处正是因为“出师未捷身先死”,才令人扼腕叹息,才“长使英雄泪满襟” (二)、分析首联、颈联,体会情景交融的手法,把握诵读
1、这里的“英雄”是指怎样的英雄?是成功的英雄还是失败的英雄,是指成就了事业的英雄还是指壮志未酬的英雄?
明确: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