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840个字。

  《隆中对》教案
  ——北京京源学校张明明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组合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三、熟读课文
  四、翻译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理清全文思路
  三、精讲课文第三部分
  四、简析课文第一、二、四部分
  五、简要小结全文的写法
  以中国古代智者谋士的故事引出诸葛亮,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请用一个词语概括与诸葛亮有关的一个故事。
  请用一个成语概括刘备与诸葛亮之间发生的一个故事,请讲述故事的梗概。人称皇叔的刘备居然三次去拜访诸葛亮,可见刘备是诚心诚意的,因此这个成语今天的意义就是:泛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从另一方面看,诸葛亮有非凡的才能。
  1、本文选自晋朝史学家陈寿著的纪传体史书《三国志》。
  陈寿,曾在蜀任观阁令史,蜀亡后,入晋任著作郎,平阳侯相,累官至治书侍御史。他博采旧闻,综合当时各国史料,进行考核取舍,用了十二年的时间写成了《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南北朝时宋裴松之为它作注,亦颇有名。
  2、“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7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1、范读这篇文章,就生僻字词预以点拨。
  2、学生自读课文
  3、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重音和停顿。
  引导学生边读边口译课文,要求采用直译法,忠实原意,字字落实;针对学生理解的不确切或有困难的地方加以点拨,并重点提示下列词、句,要求学生加深理解,注意积累,掌握规律。
  一、介宾短语作补语,翻译时要移到谓语前。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
  2.“欲信大义〈于天下〉)”——想要在天下人面前伸张大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