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560字。

  2013年南京市中考一模试题分类汇编(五)
  古诗阅读
  【鼓楼】
  (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4分)
  野  步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9.诗题“野步”意为郊野漫步。“          ”与“         ”两字说明诗人已经被美景深深吸引。(2分)
  10.从前两句中选择一个能体现春的气息的字眼,并加以分析。(2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9.(2分)羡   醉  10.(2分)示例:“翠”字描绘出麦色,充满了浓郁的春天的气息。“噪”写出蛙声一片让人感受到万物复苏的活力。“肥”写出了水草的肥美,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斜”写出了春风徐来,麦浪波动的美好景象。
  【玄武】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8~9题。(4分)
  题木兰庙
  杜牧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①。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②上祝明妃③。
  【注】①与画眉,指与女伴一起梳妆打扮。②拂云堆,古地名,堆上有明妃祠。③明妃,指舍身报国、出塞和亲的王昭君。
  8.下列对诗歌前两句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
  A.“作”字传神,既显示了木兰的特殊身份,又表现出她“弯弓征战”的非凡本领。
  B.“画眉”借取《木兰诗》中“当窗理云鬓”的意境,反映了木兰女儿身的特质。
  C.梦里,木兰和女伴们一起对镜梳妆,表明她想恢复女儿身,不愿继续“替爷征”。
  D.诗人运用现实与梦境结合的手法,使木兰的形象更为丰满,更为真切,运笔巧妙。                 
  9.诗歌后两句表达了木兰怎样的情感?(2分)
  ▲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8.(2分)C   9.(2分)(1)思乡之情。(1分)(2)对王昭君舍身报国的敬慕之情。(1分)
  【白下】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 完成8—13题。(15分)
  上元夜① 
  [唐]崔液
  玉漏银壶②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注释]①上元夜:指旧历正月十五夜,又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