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050字。

  全国中小学“教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高中
  2.学科:语文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二、教学课题:
  苏教版必修二《听听那冷雨》
  三、教材分析
  《听听那冷雨》一文中作者调动了听、视、嗅等多种感觉方式,将少年生活的回忆、古诗画的意境和现实观感等会聚在一起,编织成一曲情感委婉浓郁、意境深广幽远、旋律节奏优美的文字乐章。通过对台湾春寒料峭中漫长雨季的细腻感受的描写,真切地勾画出一个在冷雨中孑然独行的白发游子的形象,委婉地传达出一个漂泊他乡者浓重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表现了一个远离故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赞美。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相关常识;积累文中出现的相关多音字。
  2.学会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体味文章的意境之美。
  3.领会游子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培养学生乡土意识和乡土情结。
  4.根据自己的经历,借鉴文本的表达技巧,能够写出情景交融的文段。
  教学重难点
  从句式、叠词、修辞等方面品味文章语言。
  四、教学方法
  1.点拨法。尊重学生思考的权利,并给学生提供一个个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
  2.讨论法。通过倾听、理解、反思、交流的这个对话过程,学生实现了心灵的远游,建构了对文本的多元解读。
  3.活动体验。让学生在品味中积累,在鉴赏中应用。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介绍作者
  导语: “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百度百科]了解余光中
  http://bai.com/view/5363.htm
  (同时附余光中的图片)
  (二)诵读课文,感知基调
  1.指导学生朗读、注意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朗读时要注意的技巧:
  音乐美——读出快慢、轻重、高低
  构图美——读出出情景、人物情感以及时间、空间的层次感
  情感美——情感的表达要处理得当,读出悠然神往的韵味
  基调:低沉、缓慢、自白、倾诉、一往情深。
  2.听范读(陈铎)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GnR2Y2CC6_U
  (三)理清脉络,走进文本(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作适当点拨)
  1.作者写了哪些地方和哪些时候的雨,又调动了哪些感觉器官来感受雨的?(通过本题指导学生理清本文的脉络)
  台北的街巷、美国落基山、大陆的江南;从太初有字到南宋再到公寓时代。(无论他写到美国、还是台湾,最后他的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