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110字。

  《劝学》教学设计
  汉语言文学105班  赵君洁  10010526
  一、文本分析
  这篇课文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获得教养的途径”专题,“求学之道”版块。
  这篇课文的内容是从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方面来论证“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即课文标题——劝学。
  这篇课文的特点是从多个论证角度论证、用多种论证方法来阐明观点“学不可以已”:在论证角度上,依次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三个角度来论证;在论证方法上,运用比喻、对比等方法来论证;全文表达通俗生动,说理透彻深入。
  二、学生分析
  学生需要从中学到的是“学不可以已”的观点,以及运用多个论证角度、多种论证方法来说理的写作方法,并学习“劝”等文言实词和“于”等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应的学习基础,其中,在认知上,对文言文的实词和虚词以及比喻、对比等论证方法已经有一定的积累和掌握;在情感态度上,对学习的重要性等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和体会。
  学生需要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诵读涵泳法、自主探究法、查阅字典法等多种自主学习的方法。
  三、目标阐明
  (一)知识与能力方面:
  1. 能说出文中“劝”等文言实词和“于”等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 能解释作者用比喻、对比说理的方法和效果;
  3. 能背诵并默写全文。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1.能在理解课文内容和本文表达技巧的过程中运用诵读涵泳法及合作探究法。
  2. 能在学习文中“劝”等实词和“于”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时运用查阅字典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能体会“学不可以已”的深刻道理,体会学习的意义和作用,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四)教学重点
  能说出文中“劝”等实词和“于”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五)教学难点
  能解释作者用比喻、对比说理的方法和效果。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点拨法等多种服从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四、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知识就是力量,而获得知识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学习。古今中外,写学习的文章浩如烟海,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劝学》就是其中的一篇经典。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它何以成为经典。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