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820字。

第二单元
江苏盐城一中 刘勇华

一、 知识体系构建
篇 名 复 习 目 标
基础积累 能力运用
六、黄河颂 1、作者:光未然
2、积累赞美祖国大好可河山的名言警句。
3、体裁:诗歌 1、了解抗日救亡诗歌的主题思想。
2、理解诗人所歌咏的黄河的恢宏气势。学习黄河一样伟大坚强的精神。
3、培养自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七、最后一课 1、作者:都德
2、积累有关爱国的名言警句。
3、体裁:小说 1、了解小说的一般常识及本文的故事情节。
2、学会通过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表达中心。
3、理解特定语境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4、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八、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1、作者:李大钊
2、积累有关乐观主义及爱国的名言警句。
3、体裁:散文 1、分清作者说理的层次。
2、理解文中众多比喻的深刻含义。
3、培养自己强烈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九、土地的誓言 1、作者:端木蕻良
2、积累有关思乡爱国的名言警句。
3、体裁:散文 1、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2、领悟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3、学习运用呼告、排比等修辞方法。
十、木兰诗 1、了解乐府民歌。
2、积累有关热爱亲人、报效祖国的名言警句。
3、体裁:叙事诗 1、了解诗中详写和略写的部分,理解这首叙事诗详略分明的特点。
2、学习运用对偶、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3、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重点难点突破
1、《黄河颂》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2、《最后一课》揭示了怎样的主题?
[明确]《最后一课》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生小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语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沦陷区的法国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之情和对祖国的炽热感情,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3、《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中提出的“雄健的精神”到底指什么样的精神?
[明确]“雄健的精神”也就是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千里的魄势。” “雄健的精神”也就是指这种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4、《土地的誓言》一文中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后面却改叫“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解放!你必须站立!”作者在前后文中为何要改变人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