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730字。

  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长沙市明德中学 
  单元主题:情感与意象
  单元目标:反复诵读、分析意象、品味语言
  反复诵读
  诵读的步骤:一读读准字音。二读标出韵脚。三读划分节奏。四读读出感情。(讲究高低快慢)
  韵脚:诗歌中出现在句末的韵母相同或相近的一组字。律诗和绝句的韵脚只出现在偶数句或第一句,且必为平声字。
  口诀:偶韵奇否,仄起平收;古今不同,音变时有;首句入韵,例外要熟。
  偶韵奇否:一般情况下,律诗和绝句中,偶数句押韵,奇数句不押韵。
  仄起平收:一般情况下,律诗和绝句中,奇数句(起句)的最后一个字是仄声字,偶数句(收句)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字。
  古今不同,音变时有:由于古今音变的原因,有些字按古音读是押韵的,按今音读就不押韵了,这种情况称为古押今不押。杜甫《春望》中的“深”与“簪”古音与“心”、“金”读音相近,“深”、“心”、“金”、“簪”四字押韵。杜牧《山行》中的“斜”字,古读“xiá”,与“家”、“花”押韵。
  首句入韵,例外要熟:奇数句一般不入韵,第一句为例外。第一句押韵时,最后一字为平声字,不押韵时,最后一字为仄声字。
  分析意象
  意象:意象就是寄托了作者情思(情感与思想)的物象。它可以是某种自然景物,可以是某种社会事物,也可以是某种行为动作,但不管怎样,它必须是形象的,又必须是包含着作者的情感思想的。
  意象有描写性的,或称之为名词性的,如“孤舟”“白云”;也有叙述性的,或称之为动作性的,如“折柳”“寄梅”“凭栏”“长啸”。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意象是指名词性的描写性意象。
  意境: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艺术情境。意境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像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简而言之,意境就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意空间。
  意象和意境的区别:意象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意境是由那寓意之象生发出来的艺术氛围。借用李商隐《锦瑟》中的诗句“蓝田日暖玉生烟”来形容:如果意象是日,意境就是日出之后弥漫于天地之间的融融暖意;如果意象是玉,意境就是蓝田那个地方由于出产美玉,其上空依稀涌动的祥瑞之烟。意象是实有的存在,意境是虚化了的韵致和意味。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