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有教案,约1840个字。
《范进中举》教案
庐丰民族中学曾传康
【教学目标】
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批判封建社会趋炎附势的世风。
理解对比和夸张进行讽刺的方法。
【教学重点】体会通过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人物的语言、动作的描写。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新的认识。
【教学辅助】多媒体教学平台2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新课
简介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情况。
今天,我们去认识一位古代知识分子--范进,他原来也是个下层知识分子,年近半百终于考中了举人,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他就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人物。
作者介绍: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林山人,安微全椒人。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青年时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安微巡抚欲荐他应博学鸿词试,以病不赴。晚年益贫困,卒于扬州。善诗赋,尤以小说著称。所作《儒林外史》,根据切身体验,从多方面描绘士大夫的精神面貌,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深刻的批判,成为我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杰出作品。又有《文木山房诗文集》。
二、阅读课文,感知内容。
(一)听课文录音,感知课文内容。
(二)结合下列图片, 复述故事。
(三)把握课文结构
《范进中举》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可分为中举前和中举后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写范进中举之前的情况。第二部分:写范进中举喜极发疯及中举以后社会地位显著变化。
(四)速读课文,想想:范进中举前后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有什么变化?
三、精读课文,思考:
(一)精读课文1~2段,
1、说说中举前范进的家境如何,他的社会地位如何?
每日小菜饭不知猪油味
饿了两三天两眼看不见乡试无盘费现世宝
癞虾蟆尖嘴猴腮不三不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