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60个字。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3.能够准确背诵并默写,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过程与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 
  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韵律反复朗读,带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的内涵,品出诗的情味。 
  2.联想、想像法。这四首诗语言优美、精练,内涵丰富,留有极大的想像空间,鼓励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像,从形神入手,领会感情。 
  3.讨论、点拨法。教师艺术地设问,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前预习: 
  1.给生字注音。(10个以上) 
  2.试读课文。(3次以上) 
  3.划分各首诗歌的朗读节奏。 
  4.了解作者和作品,包括: 
  (1)解释题目的含义。 
  (2)简介作者和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观沧海》 
  1.解题;简介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称。 
  (2)作品简介 
  题目《观沧海》中,“观”的意思是“远望、眺望”,沧海:大海,这里指渤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