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710字。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高中语文必修1(人教版)第三单元,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人记事的佳作,它们都是回忆性、纪念性的文章,大体可以分为两类,其中一类如《记念刘和珍君》便是写悲惨、忧伤之事,表愤怒、悲悼之情,发深邃,邈远之思;本课包含了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揭示人生哲理,可以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咀嚼,带来广阔的思维空间和 丰富的人生体验,也可以获得丰富的语感和写作启示。
  教学目标:
  文本目标:1.重点字词: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读准读音。
  2.内容目标:本课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本文所产生的意义。
  文体目标:1.本课所学文章为散文,掌握散文的写作特点。
  2.品味本课的语言。
  ☆情感、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接受鲁迅思想情感的熏陶,感受鲁迅刚正的性格、澎湃的激情、高度的正义感和嫉恶若仇的精神。同时学习那个年代的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勇敢的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及句子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能用历史和现实的眼光审视本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教学难点:重点语句的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点拨法,诵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以作者简介导入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问现在的中学生最怕什么?而发自中学生内心的声音是这样的:“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大家才刚刚学了文言文,写作文也是家常便饭了,那么请问大家:“周树人”是谁呢?(鲁迅)。对,就是鲁迅!(ppt展示鲁迅简介)(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浙江绍兴人.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1918年5月)始以"鲁迅"为笔名.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简单介绍,5分钟之内完成)好,大家回忆一下,在初中阶段学过哪些鲁迅的文章呢?(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常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雪,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孔乙己),鲁迅的文章我们已经学了那么多了,但他的经典作品还有很多,比如,我们今天要学的《记念刘和珍君》(板书题目和作者)。
  二、 检查预习(ppt展示字词(无读音),齐读查看整体情况)(5到8分钟)
  1、字音
  追悼(dào ) 徘徊(pái huái)洋溢(  yì )  菲薄(fěi bó ) 淋漓(lín lí )
  洗涤( dí  ) 踌躇 ( choú chú  ) 诧异( chà  ) 桀骜(  jié ào  )
  喋血( dié xuè   ) 尸骸(  hái  ) 虐杀( nǜe ) 转辗(zhǎn ) 积攒(zǎn )攒射(cuán)屠戮( tú lǜ  ) 创伤(chuāng)    绯红(  fēi  )    
  2、字形
  Liáo(寥)落  姓liào(廖) 编jí(辑) 通jī(缉)和ǎi(蔼) 暮ǒi( 霭 )
  浸 zì(渍 ) yǔn(殒 )身不恤  yǔn(陨)落  àn( 黯 )然神伤  è( 噩 )耗 
  fěi(菲)薄 fēi(绯)红
  3、词义
  寥落:稀少;冷落,冷清
  喋血:血流出来的样子
  踌躇:犹豫;停留,徘徊不前;得意的样子
  黯然:阴暗的样子;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
  桀骜不驯:性情倔强不驯顺
  妄自菲薄:过分地看轻自己
  广有羽翼:翅膀,比喻辅佐的人或力量(多含贬义)
  长歌当哭: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多指用诗文抒发胸中的悲愤
  殒身不恤: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考虑殒身,死亡恤,考虑
  (可略)4、好,除了这些字词之外,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字词的疑问呢?如果没有,那我有几个问题?
  首先,题目中的“记念”为什么不是“纪念”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