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80字。
“重庆市高中语文教学研讨会”现场示范课《我与地坛》教学实录
一、 激趣导入(上课前一直在播放洞箫曲《忆故人》,借以营造气氛)
师:请大家看看大屏幕上这个“人”字,你们知道它为什么会稳稳地站着吗?因为它有一撇一捺,因为它有两条“腿”,正是这两条腿撑起了每一个人,每一个健康的人。而著名作家史铁生,在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属于他的世界轰然坍塌了,他一度失魂落魄,痛不欲生,但他最终勇敢地站了起来。那么,到底是什么给了他人生的支点,使他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史铁生,走进他的代表作——《我与地坛》,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多媒体展示:课题与作者)
二、整体感知
师:课文节选的,只是《我与地坛》的一、二两个部分。那么,第一部分主要是围绕“我”与什么的关系来写的?
生:主要是围绕“我”与地坛的关系来写的。
师:“我”与地坛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这个问题我们先放一放,一会儿再来讨论。快速浏览第二部分,看看这个部分又主要是围绕“我”与谁的关系来写的。
生:主要是写的“我”与母亲的关系。
师:“我”与母亲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生:“我”双腿残废以后,母亲疼爱“我”,并能理解“我”的痛苦、消沉,甚至颓废。
生:最初,“我”并没有为母亲作想;等我明白并理解了母亲的痛苦和担忧的时候,母亲已经不在了,于是“我”感到无尽的悲凉和深深的遗憾。
三、教学第一部分
(一)地坛特点
师:我们把学习的重点放在课文的第一部分。那么,“我”为什么要去地坛?其目的是什么?请大家用原文回答。
生:“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师:“我”为什么要逃避?
生:“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
师:“我”的双腿是什么时候残废的?
生:“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
师:(这时有学生举手)我看到你在举手,有什么问题吗?
生:我觉得“狂妄”这个词用得不好,因为这是一个贬义词。
师:你敢于对作家的文章说“不”,就凭这一点,就值得表扬。那么,人在哪个年龄阶段,通常是最“狂妄”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