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0题,约14140字。

  安溪八中2014届高中毕业班期末考模拟测试
  语 文 试 题命题:郑明川   审核:易宝琳 131230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阅读,写作,神游世界。从今天起,关心语言和文字,给每一道题每一个空格书写一个珍贵的答案。你有一段旅程,要经过精神支点,倾听历史画外音,直面后人之鉴,漫游文学这片激情的森林……好,下面请微笑着开始这两个半小时的旅程吧!
  ★祝考试顺利★
  一、传承历史(27分)
  (一) 寻章摘句(6分)
  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                      ,   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滕王阁序》)
  (2)问君西游何时还?                      。(李白《蜀道难》)
  (3)吾尝跂而望矣                     。(荀子《劝学》)
  (4)复道行空,                  ?(《阿房宫赋》)
  (5)斜阳草树,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                 ,责臣逋慢。(《陈情表》)
  (二) 古典诗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5题。
  雪竹轩记
  [明]归有光
  冯山人①为予言:“吾甚爱雪竹②,故人以雪竹呼吾,因以名吾轩,请子记之。”予不暇以为,而山人求之数岁,或以诗,或以书,日月一至。予以山人所以得于雪竹者,山人自知之,岂有假于予之言?是以旷岁而不答也。
  山人少喜为诗,诗出而上海陆文裕公亟称之。先是,山人居昆山之安亭,及予来安亭,则山人已迁上海界中,与安亭隔一江。予尝过永怀寺,爱其古桂,坐久之。问寺中所往来者,僧曰:“地僻,绝无人。惟有冯山人时时过江来,独吟桂树之下。”予后数见之于张通参之座。通参与湖州刘尚书为社会③,二公皆称山人为笃实君子。
  去年,山人年老矣,与通参游匡庐、武夷,还而示予《纪游诗》一编。予戏曰:“冯先生之雪竹,必求之匡庐、武夷间耶?”今年,予买田青浦之嵩塘。山人与予书曰:“吾近卜筑盘龙,与嵩塘近,子来观我雪竹。”予性懒,不能谒青浦令,为其所怒,所买田几为夺去,予亦削迹兹土矣。
  山人复遣其子来,曰:“吾前告子雪竹轩,复移盘龙也,吾今老于此。子许我记,几年不能得。今吾旦暮死,惟欲得子一言,是吾心也。”予问山人起居。其子曰:“去年与通参行郡中,老人目不能了了,道间有古井,无石栏,不觉越过之,几坠。自此不复出。每自叹曰:‘匡庐、武夷,不可复至矣,雪竹,则何所无之?’”其子去,又数数书来。会予方北上,思欲一造山人之竹所而不能矣。因书之以告别,且使揭之楣间,为《雪竹轩记》云。
  (选自《震川先生集》卷十五)
  [注]①冯山人:冯淮,字会东,号雪竹,昆山(今属江苏)人。山人,古时对隐居不仕的读书人的称呼,也常作为学者士人的雅号。②雪竹:一种干节上有白粉的竹子。③社会:旧时由志趣相同者结合而成的组织或团体。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以旷岁而不答也     旷:时日多、久
  B.因以名吾轩           名:命名、取名
  C.吾近卜筑盘龙         卜:预料、估计
  D.且使揭之楣间         揭:标示、展示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冯山人为予言                 不足为外人道也
  B.还而示予《纪游诗》一编       吾尝终日而思矣
  C.吾今老于此                   君幸于赵王
  D.因书之以告别                 因人之力而敝之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篇文章是作者为冯山人而写,先前作者一直没有时间完成,因此冯山人多年来虽以不同方式请求却未果。
  B.冯山人喜爱雪竹,年轻时喜欢写诗;远游匡庐、武夷归来后,在作者所买之田不远处建屋;晚年眼睛有疾。
  C.全文叙冯山人其人其事,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山人风雅的形象、执著的性格逐渐从字里行间凸显出来。
  D.这篇文章笔致从容,淡雅疏放,刚健之中见哲思,同时又不乏追怀岁月与旧事的无奈痛苦之情,大有意境。
  5.把原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予以山人所以得于雪竹者,山人自知之,岂有假于予之言?
  译文:                                                                  
  ⑵予性懒,不能谒青浦令,为其所怒,所买田几为夺去,予亦削迹兹土矣。
  译文:                                                                  
  (三) 领略古韵(6分)
  6.阅读下面这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秋 望
  (明)高启
  霜后芙蓉落远洲,雁行初过客登楼。
  荒烟平楚苍茫处,极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