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530字。
【陕汽二校高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14:论述类文章 考点复习(教案)
授课时间:2013年12月19日 班级: 执教:
【教学目标】
1、了解高考论述类文本的命题思路(能力要求、考点、题型设计)与解题要领。
2、介绍论述类文本的文本特征,探究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方法。
3、引导学生形成阅读论述类文本的良好习惯、思路以及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
学习论述类文本的做题方法;学生阅读习惯、思路以及方法、技巧的培养。
【教学难点】
通过练习,促使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的阅读方法。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研讨交流,讲练结合
【学情分析】
对于高三的学生而言,阅读的习惯、思路、方法、技巧等等都不应该是陌生的字眼。但是,学生们对语文的忽视甚至漠视以及本身基础薄弱、语感缺失,就使得他们对本应早已了解、掌握的知识至今十分生疏。这是进行阅读复习的首要难点。其次,“论述类文本”是新高考的新提法,学生们以前没有接触过,对它就更不知从何下手。这是复习的第二难点。学生的学习难点就是老师的授课重点。因此,讲清论述类文本的来龙去脉,揭去论述类文本的神秘面纱,从基础入手,重视对学生阅读习惯、思路、方法及技巧的培养是本课的重要内容。
【教学课时】
总课时安排3课时左右(1节讲读课,2节习题讲评课)
【教学过程】
一、考纲精析:
“论述类文章”是指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科学的文章,它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化学、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的文章。
论述类文章的阅读就是通过阅读这一渠道,正确理解、捕捉、筛选、判断与转述这些信息。因此,在阅读中,正确把握文章中蕴含的信息,是论述类文章阅读的关键所在。
论述类文章的题型主要有两种:
(1) 单项选择性试题
每个阅读文段共设计2个大题,每题都是单项选择题,如2001全国高考试题。
(2) 文字表述性试题
每个阅读文段共设计2个大题。
《考试大纲》要求: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考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真题在线【2013陕西高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只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大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2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它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收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疑的,恐怕要数到《韩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出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古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3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能抄写于文帝初。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