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60字。
《项脊轩志》教学实录
一、导入
今天我们(公开课借班的学生)学习的是一篇经典老课文,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归有光,曾被前人誉为“明文第一”(投影“赞誉”)。而《项脊轩志》这篇从心灵深处“流”出来的至情美文,正是他的代表作。人们常说,“精书不厌百回读”,“名著是常读常新的”,虽然这之前我们已经学过这篇课文,但是,当我们第二次面对它的时候,我相信,我们一定都会有新的感悟与收获。
二、文本探究:
(一)重要的生活场所
1.同学们,本文的标题是“项脊轩志”,顾名思义,文章所写的是“项脊轩”,以及与之有关的人和事。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文中在提到“项脊轩”时,除了用“轩”这个名称,还有另外的名称吗?──请问是哪一个字?
2.(稍顿,投影“轩室”)请看,作者时而称“室”,时而称“轩”。他是随意地使用这两个名称的吗?还是有专门的讲究呢?(稍留时间给学生思考,议论)事实上,我们都知道,项脊轩,最初只不过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小房间,后来,才成为归有光个人所专用的“书房”。那么,课文有没有告诉我们,这个小房间,是什么时候,成为归有光的书房的呢?(投影“轩室二”,突出“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句)“束发”,约15岁。
3.我想,大家一定都已经看出来了,从“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句开始,作者用了“轩”这个名称,而在此之前,都是称“室”。原因是什么呢?(先请同学自由讨论,再请同学个别回答,最后明确)看来,在归有光的心目中,项脊“轩”是有着特殊内涵的。在他“束发读书”之前,这个小房间只不过是普通一“室”。只有当他拥有了这个“室”,并且将它作了一番细心的整修、布置之后,真正意义上的“轩”才算是诞生了。所以,当作者称“轩”的时候,也就包含了他对这个生活场所的特殊感情。那么,文章末尾为什么仍旧称其为“室”呢?(稍停)哦,后来,原先的“轩”被荒废了,自然又回复到“室”的状态了。
4.项脊轩,这个特殊的生活场所,给归有光的生活带来了什么特殊的内容呢?(投影“可喜”)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后半段文字,──确切地说,我们不是朗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