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33张,从抒情手法切入诗词的分析,对诗词的意象解析非常详细。教案约2930字。

  《声声慢》教案
  1.导入1:以猜字谜方式导入。“风起了,叶落了,心碎了”,(愁板书)(聪明!)秋天的时候我们特别容易发愁,敏感一点的同学难免有时候会见月伤心,听风落泪。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位将愁字写绝了的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
  2.美读
  1)请一个同学有感情朗诵。
  2)对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诵,你觉得哪些地方可以读得更妥当完美些?
  3)放录音,听名家的示范朗诵。
  4)全班同学有感情地齐读。
  2、鉴赏:
  请问大家在读了这首词后有什么感受?(请同学回答)
  (一)一提到《声声慢》,我们首先会想到哪一句诗词?(学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如果把“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换成“寻觅、冷清、凄惨”好不好?为什么?
  1)逐句分析
  ①寻寻觅觅(老师点拨:当时的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她在寻觅什么呢?往日欢笑的岁月,流亡前的太平生活,丈夫在世时的爱情,其它心爱之物,但却又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找。)
  板书:动作——茫然                 (应该读出一种缓慢、迷茫的感觉。)
  ②冷冷清清:(老师点拨:寻觅无果,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在这冷清的环境中更生一种凄凉、惨淡、悲戚。处境的冷清更衬托出人心境的清冷)
  板书:环境——清冷                 (应是轻读、降调。)
  ③凄凄惨惨戚戚
  板书:心理——凄厉           (应该读的一字一顿,字字泣血)
  开篇奠定了哀婉凄凉的感情基调
  2)归纳要点①增强音乐美         ②曲尽思妇之情
  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的论说,最能传其美妙:「此十四字之妙:妙在迭字,一也,妙在有层次;二也,妙在曲尽思妇之情;三也,良人既已行矣,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者,用以『寻寻』;寻寻之未见也,而心似仍有未信其便去者,用又『觅觅』;觅者,寻而又细察之也。觅觅之终未有得,是良人真个去矣,闺闼之内,渐以『冷冷』;冷冷,外也,非内也。继而『清清』,清清,内也,非复外矣。又继之以『凄凄』,冷清渐蹙而凝于心。又继之以『惨惨』,凝于心而心不堪任。故终之以『戚戚』也,则肠痛心碎,伏枕而泣矣。似此步步写来,自疑而信,由浅入深,何等层次,几多细腻!不然,将求迭字之巧,必贻堆砌之讥,一涉堆砌,则迭字不足云巧矣。故觅觅不可改在寻寻之上,冷冷不可移植清清之下,而戚戚又必居最末也。
  (二)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当作者带着满眼的忧愁来观察周围的事物时,“物皆着我色”,请问作者在词中选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呢?(学生:淡酒  晚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词人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意象来抒写自己的“愁”呢?
  1)三杯两盏淡酒①列出有关“酒”诗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酒消愁愁更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