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16字。
采用读书卡 轻松好读书
——新课标下提高课外阅读效果初探
张家港市西张中学 钱芳
如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大部分教师沿袭的是传统的写读书笔记的做法。但我觉得,对照新课程标准,这一传统的做法显然已不完全适合了。首先,新课标注重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而写读书笔记并不能突出这方面的训练。其次,新课标对7—9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数量作了规定,要求在初中三年里完成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阅读名著的总量不少于6—9部,而仅靠写读书笔记是无法跟上这样大的阅读量的。再次,写读书笔记动辄几百字,对基础差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不利于面向全体学生。
传统的做法既然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我在教学实践就试着另辟蹊径,采用读书卡的方式来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以让他们真能读有所悟,读有所得,切实提高课外阅读的效果。我为读书卡设计了许多栏目,除了常规的篇名、作者、阅读时间、主要内容、读后感外,还设计了精彩语句赏析、最欣赏的人或场面、家长留言等内容。其中“读后感”的字数不作要求,能写多少就写多少,但必须是“有感而发”的真情实感。“精彩语句赏析”的赏析点由学生自己选择,可以是一个充满悬念、引人入胜的开头,一个言尽而意无穷的结尾,一个富有哲理、意蕴深刻的句子,一个鲜活、贴切的词语,一个形象、生动的修辞,甚至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标点……这种读书卡,与传统的读书笔记比较起来,有着明显的优点,它不仅突出了语言的积累,重视了语感的培养,而且分解了难度,显得更加灵活自由,更易为学生所接受,所以即便是基础差的学生也能对号入座地填个七七八八。
提倡课外阅读,就是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做读书卡,就是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所以,起初让学生做读书卡时,我并未对阅读篇目作具体规定。谁知没过多久,问题就暴露出来了,有的学生的读书卡乍看上去密密麻麻写得挺认真的,而细看之下却发现全是些东拼西凑的“百纳衣”,颇多破绽之处。可是,由于我对学生所读的篇目不甚熟悉,有的根本就不了解,就不便作出适当的评判,也就无法进行正确的指导。该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呢?我就开始尝试指定篇目,组织学生统一阅读,有时甚至为他们设计好思考题,让他们围绕思考题去赏析精彩语句,写出读后感受。这一做法,既便于开展小组交流,便于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