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050个字。

  《赵普》教学设计  
  设计者:孙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能在掌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熟练背诵全文。
  2.过程与方法:学习运用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能掌握一些文言句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课文内容,认识赵普的勤奋学习、富有实效、勇于荐才、学以致用、为国荐才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积累重点词句,进一步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
  2.教学难点:学习采用描写人物的方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生不可无书”。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明白,刻苦读书才可能成为有用之才,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我们今天所学课文中,赵普少时读书不多,晚年读书勤奋,整天读书,死后书箱里就是一部《论语》。相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那么北宋著名大臣赵普读书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人物介绍。  
  赵普(922—992),北宋大臣。字则平。后周时为赵匡胤的幕僚,任掌书记,策划陈桥兵变,帮助赵匡胤夺取政权。宋初任枢秘史,乾德二年起任宰相,太宗时又两次为相,淳化三年因病辞职,封魏国公。
  二、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能力  
  1.教师组织学生用范读、学读、比读等多种方式朗读。
  2.学生根据不同层次的朗读要求朗读,最终做到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受。
  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正确断句。根据注释,利用工具书,自读自译,画出不懂之处。
  3.学法指导。  
  如何翻译文言文?
  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1)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因为这些词一般都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
  (2)变单音节为双音节词。
  (3)添加省略成分。
  (4)调整语序。
  三、疏通文意  
  1.师生通过小组合作、互助释疑、向老师质疑等方式,研读第1段并翻译。
  (1)原文: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译文: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物,他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宋太宗常劝他读书。
  (习:熟悉。寡:少。及:等到。常劝以读书:常劝(之)以读书,以:用。)
  原文: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译文:他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在读。
  (手不释卷: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读书勤奋或看书入迷。第:府第,大的住宅。私第:自己的府第。阖:关上。启:打开。箧:书箱。竟日:整天。)
  原文: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