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967个字。
反复咀嚼得滋味,认真探究显窍门
——关于语段阅读题批改的思考
崔沛泉
  该试卷是深圳市松坪学校中学部2004——2005学年(下)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使用日期:05.4.25,我们这里探讨的是第二部分阅读第二三语段14—20题,以此来和大家商榷。
  首先是阅读(二)
伏案三个多月,终于完成了《恸问苍冥——日军侵华暴行备忘录》。面对40多万字的书稿,我的心里没有丝毫轻松之感。这是一段太沉重的历史。虽然抗日战争胜利了,但是,负载这一胜利的是我们民族的两千万生命和几亿人血与泪,我们为这一胜利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巨大太惨烈。
从1937年9月9日到10月14日的三十多天中,日军在山西连续屠城。其中一次屠杀和平居民千人以上的大惨案就有:阳高1400人,天镇2100人,灵丘1000人,朔县3800人,宁武4800人,崞县1300人,南怀化1200人,雁门关2000人;与此同时,河北也血流成河:保定2500人,固安1500人,正定1506人,梅花镇1547人,成安5300人;而宁、沪、杭地区更被日本人侵入了血海;上海民众死难数万人,常熟被杀1500人、无锡数千人、江阴1000人、杭州4000人,南京大屠杀则高达35万人……
迟浩田将军感叹,抗战时在他家乡的那个县,七八个日本兵,打着一面太阳旗,扛着一挺机枪和四五条步枪,就“扫荡”了全县,赶着几万人到处“跑反”。
我们面对的已经不仅仅是历史,而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心灵。我们为什么被屠杀?我们一些人为什么会比绵羊还要驯服地任人宰割?
……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荡涤了中国人民族性中许多卑怯和懦弱的东西,极大地唤醒振奋了我们的民族精神。但是我们如果不只是沉浸在胜利里面,而经常从民族悲剧的角度去反思这场战争,那么我们本来应该得到的东西就会多得多。
14.作品经历三个月才得以完成,应该有“轻松之感”,作者为什么没有这种感觉呢?作者对胜利有别于一般性的看法是什么?(2分)
这题目可以从第一段中找到相关文字:“面对40多万字的书稿,我的心里没有丝毫轻松之感。这是一段太沉重的历史。”这样第一问的答案就是“因为这是一段太沉重的历史”。很显然是要我们同学寻找到含有“轻松之感”的这个句子,然后在它的前后查找“为什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