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70个字。
聆听圣人训,方知天地宽
——《孔孟论学习》教学设计
【我的文本解读】
学习本单元,意在让我们聆听先哲的教诲,学习大师的读书之道。《孔孟论学习》是古代圣人孔子和孟子谈论读书学习的名言。本文是名人语言的辑录,绽放着圣人思想的火花,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采用目标引领、讨论探究、创设情景、指导朗读、归纳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来辅助教学。
教学本文,我准备用两个课时来完成,由于本文是讲读课文,作者距现代的时间比较遥远,在语言习惯上和今天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加之课文较长,所以第1课时,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朗读和翻译课文上,归纳总结主要实词的含义,掌握重点语句的含义。在朗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通译全文,疏通全文的基本内容,初步感知圣人语言的魅力。第2课时以读为主,通过朗读、讨论、归纳、分析等手段,让学生们进一步理解文章的要义,学习大师的读书之道,鉴赏圣人语言和思想的魅力,为其今后的学习提供借鉴。
相关课程标准:诵读古代诗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学习目标:
1.了解孔子、孟子的相关知识。
2.能准确地朗读课文,能理解文中语句的意思。
3.体会文中经典语句丰富内涵,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评价任务:
1.通过范读、个别读、齐读等多层次的诵读方式,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诵读技巧,能有感情准确地诵读诗歌。
2.通过“读——悟——赏”的形式,让学生学习文言文。
【学习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2.体会文中经典语句丰富内涵,并运用到学习生活中。
【学习难点】
体会文中经典语句丰富内涵,并运用到学习生活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诵读感悟1—10则)
一、听歌赏景,轻松导入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孔庙孔府的风景图片,选用舒缓的古典名曲《高山流水》作为背景音乐。
师:同学们,欣赏完上面一组孔庙孔府的图片,你知道为了纪念谁吗?(学生回答:孔子)谁来介绍一下孔子的相关知识。
(学生自由发言)
师: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就被后人尊称为“圣人”,他的学生“孟子”被称为“亚圣”,这两位古代圣贤对于学习等问题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千百年来倍受后人的敬仰。那他们究竟说了些什么呢?学习了我们今天这一课,大家就不难找到答案了。今天我们学习第7课《孔孟论学习》。
板书课题
教师引导学生介绍作者相关生平。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
投影孔子、孟子画像。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孟子(公元前372—约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儒家学派中思(子思)孟(孟轲)学派的主要代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
(教学意图:这个教学环节用5分钟,学生欣赏“三孔”图片,实际是创设优美情境,激发学生形象意识,对孔子有了深刻的认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