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920个字。

  昌宁一中有效课堂教学学案
  课题:《诗两首》学案
  备课时间:2013年10月20日
  一、学生学什么--学习目标:
  1、识记和了解艾青及其作品,背诵《我爱这土地》。
  2、能感受诗歌的形式美,初步理解意象,整体感悟诗歌主旨。
  二、学生怎么学--学习过程
  1、导入新课(情景导入)、自主学习--完成尝试学习题
  导入:本诗写于1938年11月,其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坚定地汇入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成为时代的“吹号者”,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
  完成尝试学习题:
  (1)完成作者作品相关知识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早期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建国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为《大堰河──我的保姆》。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诗的题目是《我爱这土地》,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土地的热爱,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诗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之一(另一个是“太阳”)。“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品咏唱不尽的旋律。
  (2)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和重音,完成以下练习
  ①注音:艾()嘶()哑()
  ②朗读直至背诵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