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0道题,约6040个字。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6页,分三部分,共20小题。全卷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再用2B铅笔把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掉原来的答案后,再重新填涂。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3.所有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26分)
一、(6小题,1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砭骨(biān) 怏怏不乐(yāng) 炽痛(chì) 毛骨悚然(sǒng)
B. 崔巍(wēi)孜孜不倦(zī) 冗杂(rónɡ)义愤填膺(yīng)
C. 归省(shěng)兀兀穷年(wù)花圃(pǔ) 忧心忡忡(chōng)
D. 阻抑(yì) 妇孺皆知(rú) 阴霾(mái) 鲜为人知(xiǎ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 污秽叱咤风云博击气冲斗牛
B. 祈祷懊诲不已怪诞回环曲折
C. 销蚀参差不齐撺掇大彻大悟
D. 羁拌迥乎不同蓦然相得益彰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2分)
A.所有人都认为这份作品很优秀,有一位鉴赏家也独具慧眼地表示赞许。
B. 这个品牌的春装新款十分时尚,一推出,不少女士慷慨解囊,纷纷抢购。
C.他扮演的角色是最普通的人物,但也演得栩栩如生,博得全体同学的好评。
D.学习文言文务求字字落实,句句明了,万不可马虎了事,不求甚解。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看到志愿者们认真细致地开展工作,忘我地帮助他人,使我很受感动。
B.我们的信心和动力来自于两国领导人对发展双方关系的高度重视。
C.他离开父亲,独自孤身一人去找鸭群,最终找到了惊慌失措的鸭们。
D.最后一天的训练,是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们最紧张、最有意义的一天。
5.请你为下面的简讯拟写恰当的标题。(2分)
去年下半年,央视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吸引了大量观众追捧,春节期间又推出了传统文化节目《中国谜语大会》,而近两个月《中国成语大会》也正在央视综合频道热播。与此同时,卫视的传统文化节目也如雨后春笋般走进人们的视野,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成语英雄》,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相继推出。这些似乎已经淡出电视荧屏的传统文化,再次迸发出了力量。
标题:
6.亲爱的同学们,这个学期你一定读了不少的课外名著,《欧•亨利短篇小说选》应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根据你的阅读和学习,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⑴下列短篇小说,不属于欧•亨利作品的一项是( )(2分)
A.《项链》B.《麦琪的礼物》》C.《警察与赞美诗》D.《最后一片藤叶》
⑵请从你的阅读体验出发,谈谈欧•亨利的写作风格。(2分)
二、(2小题,12分)
7.古诗文默写(8分)
⑴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雁啄春泥。B.塑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C.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D.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⑵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五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①正入万山圈子里,。(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②,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④,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⑤鸟向檐上飞,。(吴均《山中杂诗》)
⑶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2分,本题有2分为附加分。第7题分数累加不超过8分。)
伤春悲秋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主题,但其实春秋各有情趣。春天,我们可以像赵师秀在《约客》里一样,约上朋友一起欣赏①“,”;秋季,我们可以像孟浩然在《过故人庄》里一般和朋友约定②“,”。
8.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⑴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⑵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⑶妇抚儿乳(《口技》)⑷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