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790字。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积累“分歧、信服、霎时、委曲、嫩芽、拆散、水波粼粼、各得其所”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及词义;了解课文内容。
2、欣赏文章优美的语言,具有象征意义的关键语句;并学习以小见大的选材方法,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
3、体会文章中流淌着的浓浓的亲情,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具有象征意义的关键语句。
【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CAI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莫怀戚(《散步》的作者)的温馨家庭去感受一下“母慈、儿孝”的氛围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字词:
fēn qí(分歧)xìn fú(信服)背bēi(背人)
bèi(后背)chāi sàn(拆散)霎时(shà)
水波粼粼(lín)嫩芽(nèn)熬过(áo)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三代)
2、听录音,学生轻声跟读课文注意文章的感情基调、语气、语调、语速、重音几方面。尽量读出感情,从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检查阅读效果:
⑴散步的人有哪些?
⑵散步的季节呢?
⑶散步的地点?
⑷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⑸结果如何?
(问题宜简单,学习起步阶段要尽量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梳理内容的目的是提醒学生初读文章时应该关注的要点有哪些,也是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拉近距离,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共同的平台。)
(2)、交流感受,把握作者的感情。
出示问题:
①读了这篇文章,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