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200字。

  长亭送别     
  徐建淳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课文为《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它对学生而言是陌生的,但仅凭套曲那优美的文字,也会赢得至少是部分学生的喜爱;所以教师要有信心,相信学生会有兴趣学习这篇课文。分析好人物心理,引导学生体会景物特征,把握住人物心理与景物特征的交融点,是上好课文的关键。
  二、学生情况分析与相应对策
  正因为学生对元杂剧不熟悉,所以有必要介绍一些相关的知识;也正因为学生不熟悉,所以没必要介绍过多的关于杂剧的知识——讲了也不见得能懂。一句话,元杂剧相关知识的介绍,仅限于有助于对课文的学习理解,做到不过不失。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元杂剧知识。
  2、分析人物——崔莺莺、张珙。
  3、重点学习“端正好”、“滚绣球”、“一煞”、“收尾”四首曲子。理解“情景交融”的特色。背诵此四曲。
  4、理解莺莺身上的反叛精神。
  四、教学重点
  “端正好”“滚绣球”“一煞”“收尾”的学习。
  五、教学难点
  文中“科”、“白”部分的学习(附带元杂剧体例知识)。人物分析。
  六、课时
  两课时学完。
  七、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简介《西厢记》和《长亭送别》(采用《教学参考书》54页至55页的内容)。
  (二)《西厢记》剧情。(采用教科书上的简要介绍即可。具体剧情教师应事先上网查寻了解。)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赶赴长亭。
  1、第一段,念白部分。
  ——老夫人的念白,一是交代剧情,一是引出主脚。
  ——莺莺的念白,一是交代事由,二是交代时间(季节),三是交代心情。最后一联诗句,为这一折戏定下了凄切悲慨的基调。(这应该是受话本小说的影响。话本在叙述完一段故事情节时,往往用诗句作结。)
  2、第一段,唱词部分。
  ——在欣赏唱词之前,先介绍相关知识:
  “曲”。  元杂剧的主要构成部分。每一折都有一套同宫调的曲子,其曲词只用一个韵脚,不能换韵。每曲都有名字,叫曲牌名。是剧中脚色唱的部分。
  “白”。  宾白,念白,道白。是剧中脚色念的部分。
  “科”。  是元杂剧中关于动作、表情、效果等的提示(指示)。如“生拜辞夫人科”,就是指示生脚做出“拜辞夫人”的动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