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00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2、训练学生能准确地复述课文的能力; 
  3、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4、理解课文中表达的思想、人生哲理并能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快速阅读,了解文章大意; 
  2、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课文中作者所阐述的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并能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 
  2、学会在自己的人生路上,面对大的困难是要化整为零各个击破。 
  教学重点: 
  领会文章中阐述的人生哲理,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的为实现理想不畏艰险努力奋斗的精神。 
  教学难点: 
  领会文章中阐述的人生哲理。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比如,父母突然下岗了,家中经济陷入困境;你学习很努力,可升入中学后,却发现自己和别人差距挺大,不会学习了;你想和同学搞好关系,可又感到大家都不理解你……面对这些,你也许感到困惑,也许感到茫然,其实,人生路上遇到困难是正常的,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从课文中这个孩子的脱险经历中寻求启示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默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耸立sǒng 峭壁qiào 凸凹tū  颤抖chàn 晕倒yūn 屡次lǚ    
  耸  立- 高高地直立。 嶙  峋- 形容人消瘦。 
  心惊肉跳- 形容担心祸患临头,非常害怕不安。  峭壁:陡直的山崖 
  颤抖:哆嗦;发抖迂回:回旋;环绕屡次:一次又一次 
  灰心丧气:遇到困难、失败时意志消沉。 
  2、再次默读课文,勾划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根据以上要素复述故事情节。 
  3、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我”童年是一次爬悬崖“脱险”的经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