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14张。有教学案,约3640个字。

  走一步,再走一步
  武汉市第25中学周燕
  【研究问题】
  如何在课本的阅读教学中进行写作的微格训练
  【研究背景】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生活是什么?除了我们的亲身经历,那就是我们的阅读文本了。初中三年的课文,是编者精心挑选的文质兼美的作品,无论是谋篇布局还是遣词造句都是典范之作,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吃透教材,学好教材,巧用文本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实写作的内容,美化文章的语言,又何来抓耳挠腮之苦,何来搜肠刮肚之痛?自然也不会发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哀叹。
  诚然,课外阅读对开阔视野有着不能忽视的功效,在《新课程标准》中,“阅读”一项也特别提出:要求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但是立足课本,以教材为出发点对写作训练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针对性初中三年的课文编排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从感性到理性,从情感到哲思,从观察身边琐事到对生活的思考,文本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他们的思想,更触摸到他们的心弦。学生能从文章中找到“小我”,也能看到“大我”。这种情感上的共鸣能够让学生很快地进入情境,顺着作者的思路去思考,去探究,在阅读中提升认识,寻找到写作的途径。
  实效性对课文的教学,教师一向是一丝不苟,特别是一些经典,如解剖麻雀般,从构思立意到语言文字,讲析深入而透彻。当一篇文章学完,学生对文章的技法已经熟练掌握。此时,对于写作基础还很薄弱的初中生而言,范文的指路无异于茫茫大海上的指航灯,会让学生豁然开朗,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因此学习一篇文章,及时地模仿借鉴,或思路,或描写,或语言,可以是片段,也可以是全篇,举一反三,迅速反馈,将收获颇丰。
  因此,教师在课本教学中,除了传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还应当有意识地和写作训练“联姻”,有效地开发利用课本资源,为写作提供更丰富的源头活水。为此,笔者有意识地依托课本,挖掘课本中的写作资源,让学生在写作的实践中“反刍”课本,既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升,也是对课本的深入阅读。
  【教学设想】
  《走一步,再走一步》通过讲述一个胆小的男孩攀爬悬崖陷入艰险,最终在父亲的鼓励下安然脱险的故事,告诉人们: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危险困难,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坚持不懈地走下去,终将赢得最终的胜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