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一、认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批判封建社会趋炎附势的世风。
二、体会运用对比和夸张进行讽刺的方法。
三、体会通过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重点】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的描写
【教学时间】2课时
【预习要求】
一、了解课文内容。
二、借助工具书疏通字词,抄写生字。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范进的艺术形象,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主旨。
教学内容、步骤:
(一)导入新课
《孔乙己》是一个充满笑声的悲剧。鲁迅先生通过孔乙己的艺术形象控诉了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的罪孽,反映了整个社会的世态炎凉。今天,我们学习从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节选的课文《范进中举》。范进原来也是个下层知识分子,但他终于考中了举人,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学习这篇课文,希望将范进和孔乙己进行比较,深刻认识范进这个艺术形象的社会意义,理解作品的主题和表达特点。
(二)检查预习
1.《儒林外史》是一部怎样的小说?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除“预习提示”中的要求外,补充注音:畜生浑家亲家母不省人事罢么
(三)速读课文,划出描写范进的有关内容。
请同学绘声绘色地复述范进中举后发疯的丑态。
(四)讨论:
1.范进为什么会发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