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890字。
《荷塘月色》复习讲义
文学常识
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是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作品: 诗文集《踪迹》 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
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蒋介石、汪精卫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共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有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
《荷塘月色》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背景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淤泥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字词积累
颇不宁静 乘凉 闰儿 眠歌 悄悄 大衫 煤屑xiè 幽僻pì 蓊蓊wěng郁郁 空隙
踱duó着 弥mí望 袅娜niǎo nuó 羞涩sè 渺茫 颤动 霎shà时 宛然
凝碧 薄薄 酣眠 参差cēn cī 斑驳bān bó 丰姿fēng zī也作“风致” 櫂
峭楞楞 稀疏 倩qiàn影 和谐 梵婀玲 没精打采 鹢首 纤腰束素 嬉游
无福消受 惦着 曲折qū 名曲qǔ 洋河大曲qū 独处chǔ 妙处chù 处方chǔ
含情脉脉mò 脉mài络分明 妖童媛女yuàn 令嫒ài 蝉媛yuán 一缕lǚ 一绺liǔ
裙裾jū 龙盘虎踞jù 点缀zhuì 拾掇duō 辍chuò学 啜chuò泣
课文梳理
1、全文可分三部分
一、(1——3)观荷缘起“心里颇不宁静”
二、(4——6)荷塘月色:月下荷塘 荷塘上月色 四周景色
三、(7——9)联想中回到现实
明线:游踪:家——小煤屑路——荷塘——家
暗线——情感:忧——喜——忧
文眼:心里颇不宁静
脉络:心里颇不宁静 觉得是个自由的人 想起采莲的事 我什么都没有
心中颇不宁静 离开家 去荷塘 观月色 回忆江南 回到现实
思想感情:不满现实 淡淡哀愁;寻求超脱 淡淡喜悦;联想寄托 渴望自由;
无法解脱 淡淡哀愁
阅读理解
1、第四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
(1)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2)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拟人 “袅娜” “羞涩”
比喻 晶莹剔透 忽明忽暗 不染纤尘
(3)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由嗅觉向听觉转移。(通感) 烘托幽雅和宁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