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20个字。
学科 语文 课题 19、范进中举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 领会小说中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2、 分析理解范进发疯的原因,深入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过程方法 1、学习鲜明的对比手法和高度的讽刺艺术。
2、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概括事件要点。
情感态度 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了解封建社会庸俗腐败的人情世态。
教学重点 领会小说中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难点 学习鲜明的对比手法和高度的讽刺艺术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1. 故事导入:
乾隆下江南时按照惯例,大到官员,小到普通百姓都应到场迎送,可是当年却有一个人以种种借口推辞不去,而是在家优哉游哉。大家知道是谁这么傲慢,连当朝天子都不放在眼里吗?
2. 引出作者吴敬梓。简单介绍其生平资料及作品《儒林外史》,引出其中最有名的一篇《范进中举》。
板书课题:范进中举
关于作品《儒林外史》: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讽刺艺术的最高峰,给后世的谴责小说以直接影响。它以整个封建社会为批判对象,以不同类型的封建知识分子为中心,通过对他们生活和心灵的描绘与剖析,勾画了一群“儒林”的丑恶形象。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结合课后第三题给课文划分层次。
中秀才胡屠户“贺喜”(第1节)
中举前(1--4节)借盘缠范进遭骂(第2节)
断炊烟范进卖鸡(第3- -4节)
见报贴范进发疯(第5节)
中举后(5-12节)打贵人胡屠巴结(第6- -9节)
送贺礼士绅附势(第10-12节)
了解作者及作品的相关知识
自由朗读课文
理清文章层次
让学生了解《儒林外史》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地位,能够激发学生认真学习本文的兴趣,进而激励学生阅读整部名著。
让学生理清文章层次,对比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境遇和表现,能更深刻地认识当时的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