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44张,文字资源约20140字。
小蔡教书之陈情表配套教案 安徽宿城一中 蔡翔制作
【课文导入】
[2014•四川卷] 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
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注】,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 “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1)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3分)[答案] (1)“常”强调时间频度,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著落日之色;“偏”突出情态,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凸显诗人心绪与情感。
(2)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答案](2)诗人看似旷达、闲淡,实则落寞、惆怅。首联即说“了不为秋悲”,诗人的心境看似旷达、闲淡;中间两联寒山、落叶、霜风、残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调,透露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落寞;尾联烛光下饮酒的情景,流露出终老山林的惆怅。
[解析] (1)题考查赏析诗歌的“炼字”的能力。解答这类题,要先在全面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该字的含义;然后,再结合语境写出其作用、效果等。(2)题考查赏析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这类题,要先在全面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然后抓住重要意象(比如诗中出现的多个凄清的意象)、意境或某种手法做简要分析。
【文体介绍】
“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于奏议一类,臣民对君主有所陈述请求时所用。《文心雕龙•章表篇》:“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诸葛亮的《出师表》就是这种文体。可见,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统观众多表文,尽管具体内容不同,但都离不开抒情手法的运用,因此,“动之以情”也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此外,还指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这种文章又叫“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类文章又统称为“表”。
【作者简介】
李密(224年-287年),又名虔,字令伯,三国蜀汉犍为郡武阳县(今四川省彭山县)人。李密幼年丧父,母亲改嫁,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李密虽从小境遇不佳,但十分好学,师从于谯周门下,博览五经。早年曾任蜀尚书郎、大将军主簿等职。蜀亡后,李密曾以奉养祖母为由,谢绝晋邓艾之请,辞不出仕。泰始三年(267年),晋武帝立太子,为竉络蜀汉旧臣,下诏征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又以照料年迈祖母为由,作《陈情表》上书晋武帝,其言辞恳切,感人至深,得晋武帝恩许。后祖母亡故,李密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
【背景简介】
三国魏元帝(曹奂)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灭蜀,李密沦为亡国之臣。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元帝,史称“晋武帝”。泰始三年(267年),朝廷采取怀柔政策,极力笼络蜀汉旧臣,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时年44岁,不愿背负叛国之名,况且司马氏刚刚取得皇位,朝中矛盾重重,李密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