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420个字。

  《散步》教学案例
  胡秋菊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语言,提高审美情趣。
  2.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语言,体会亲情的美好。
  三、教学设想
  在教师充满激情而富于亲和力的语言引导下,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构建新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温暖的晴空。全家人一起中秋赏月,一块共进晚餐,一同欣赏电视……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的寻常小事,也体现出浓浓的亲情。现在,让我们一同走向初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孙三代人的相亲相爱,和和美美……
  二、整体感知,梳理文章结构线条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下列问题。
  ①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学生思考后回答,明确: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师注意:如有难度,可这样启发: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干什么?
  ②围绕“散步”这件事理出文章结构线条。
  指名回答。如学生回答不出,教师可围绕“散步”这一中心事件来启发学生。边答边板书。
  师明确:“我”劝母亲散步;全家一起散步;选择大路小路的分歧;“我”决定委屈儿子;母亲却依从了孙子;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
  师:家庭犹如一口池塘,有时波平如镜,有时波浪起伏。在散步的过程中,这个三代之家就像平静的水面涌起了波澜。在岔路口,“我”的母亲要走大路,“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大路平顺,便于老人行走;小路难行,可是秀色可心。在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情况下,“我”决定舍鱼而取熊掌。“我”认为,母亲年老体弱,余年不多,伴随她的机会已很少;儿子年纪尚幼,来日方长,伴随他的机会还很多。于是“我”决定委屈儿子,顺从母亲,作出了“走大路”(板书)的决定。这个决定是明智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板书)的美德。同时母亲的选择是——
  生:走小路。(板书)
  师:这又体现了我国另一种传统美德,是——
  生:爱幼。(板书)
  三、深入探究,挖掘“尊老”内涵
  过渡:这篇课文通过一件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小事——散步来颂扬了“尊老爱幼”的美德。它如一首动人心弦的诗,一支感人肺腑的歌,深深地叩击着我们的心魄。
  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你最喜欢文中的那一个人?理由是什么?大家可以和同位讨论。学生讨论后回答。
  师注意:至少让两名学生回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