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700个字。

  家长(晚修值日老师)签名:
  第一单元第1课《散步》导学案(学生用)(共2学时)
  课型:新授课主备:吴伟文备课长审核:审核人:
  上课班级:初一()学生姓名:上课时间:第周星期第节
  【学习目标】
  1.从词语、句子两方面揣摩、品味本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体会学习本文巧妙的构思和结构以及“以小见大”的写法。
  3.把握作者的情感,领悟文章的主旨,继承和发扬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预习导学】
  1.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或多音字)注音.
  嫩(    )芽霎(    )时桑(    )树水波粼粼(    )                             
  强(    )壮背(    )起了母亲散步(    )
  强背散
  勉强(    )            我背(    )上的……散(    )文
  (2)解释下列词语(成语)的意思。
  ①霎时:
  ②两全:
  ③各得其所:
  2.查找资料,了解作家作品。
  3.认真阅读(朗读)课文(含单元提示、课文提示、正文内容、课下注释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涉及到哪几个人?

  (2)理清全文思路,填空:
  ①“我”劝母亲散步→②→③走大路小路的分歧→④
  →⑤→⑥“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
  4.在文中圈画出你不懂的词语和句子,或者你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并结合全文理解这些词语或句子的含义。
  【课堂探究】
  一、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展示预习成果。
  预习1、预习3(1)(2)
  (二)从全文来看,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二、仔细品读课文,感悟文中浓浓的亲情。
  1.这篇散文通过写一家人“散步”,表现了怎样的情感道德?又是通过哪些细节表现的?

  2.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分歧?最后分歧是如何解决的?解决分歧中,表现出“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3.文章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背儿子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