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920字。

  《荷塘月色》教案
  教学目标
  1、语言风格
  2、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品词析句感受语言之美
  2、学习运用比喻、通感、 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
  一、导入新课
  朱自清是一位爱国知识分子,他积极参加民主运动本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曾在一封信中写道:“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真实写照朱自清不愧是一位诗人,他的散文具有诗一般的意境,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荷塘月色》的重点,即文中那静谧清幽的美流露出是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情与景在散文中达到完美的结合。
  二、解题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三、请学生听朗诵带,并注意体会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分层次。
  [提问]:怎么划分层次,并归纳大意。
  [解答]:全文分三大段:
  一段(1): 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点明题旨)
  二段(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三段(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
  四、释义:
  幽僻:幽深、僻静。
  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踱:慢步行走。
  弥望:满眼。弥,满。
  袅娜:柔美的样子。
  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
  风致:美的姿态。
  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梵婀玲:小提琴。
  一例:一律。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
  碧:青翠欲滴的样子。
  大意:大概的轮廓。
  五、课文整体把握
  让我们一起先阅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下文中作者的行踪哪位同学能复述出作者出家门,去荷塘赏月的行踪。
  明确:作者的行踪:带上门出去→沿着荷塘是一条小煤屑路→观赏荷塘月色看四周→推门进去
  六、重点段落赏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