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0250字。

  期末复习
  积累与运用
  一、古诗默写:
  1、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3、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5、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6、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7、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8、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9、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10、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1、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二、根据文意默写
  1、描绘桃花林美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句子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出自本文成语:世外桃源,无人问津,怡然自乐,豁然开朗。
  6、桃源人“来此绝境”的原因是什么: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7、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8、描写"陋室"环境之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9、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0、表现陋室主人生活之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1、用古代贤人的例子赞美“陋室”: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2、写出了作者爱莲的原因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3、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5、作者把"莲"比作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6、《爱莲说》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17、写出《三峡》中描写夏季三峡景色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8、写出《三峡》中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春冬之时……良多趣味。
  19、写出《三峡》中描写秋季三峡景色的句子:每至晴初霜量……猿鸣三声泪沾裳。
  20、《三峡》中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相一致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嘉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1、描写月下之景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2、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是: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3、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
  24、表现作者热爱大自然美景的句子: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25、《望岳》中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6、具有不怕困难、敢攀绝顶,俯视一切。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包含着“站得高方能看得远”的哲理的名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7、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8、诗人感时伤别、 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语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9、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思想思亲感受的千古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0、写自己心念远方家庭安危,又自叹年老,抒发忧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