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课件制作精美,把握文章基调,分析五幅秋景图,赏析的拓展和深化,教案约1670字,附有音频素材。
教学重点
1、了解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以情驭景的写作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2、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教学难点
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以情驭景的写作特点。(与古诗词的鉴赏有关)
第一课时
一、检查《新教材新学案》的自主学习内容(可让小组长检查)
二、新课导入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三、整体感知
思考:
1. 作者主要从哪方面写故都的秋?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又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只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这故都的秋味。
本文的基调是什么?
清
静
悲 凉
2.选择了哪些景物来赏玩故都的秋?请各用一个小标题概括这几幅秋景图。
景物 :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
牵牛花 ————清
槐 蕊 ————静
秋味 秋 蝉
秋 雨 ————悲凉
秋 枣
五幅秋景图
晨院品秋图
落蕊映秋图
寒蝉鸣秋图
雨后话秋图
枣头闹秋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